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新型计算机模型或可探测外星生命扩散模式

天文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新型计算机模型,用来探测发现这些“生命的种子”在行星(图中绿色标记部分)之间穿行时所形成的生命结构和群组。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科学家亨利-林,以有生源说理论为基础,研发出一种新型计算机模型,用来探测外星生命在行星间的播种模式,并将这种扩散比作地球上的流行病传播。科学家相信,该计算机模型可被用来探测外星生命的特征,并预言在下一代能追踪到这种生命扩散。

也许我们还没有权威证据证明宇宙中存在外星人,但是很显然,宇宙间的确存在隐匿的、不为人知的生命。天文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新型计算机模型,用来探测这些“生命的种子”在行星间运行时所形成的生命模式和群组。他们将这种“没完没了的扩散”比作地球上的流行病传播。来自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亨利-林,以有生源说理论为基础,研发这种计算机模型,并发表一篇名为《系外行星调查中有生源说的数据特征》的论文。有生源说是指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提出的猜测地球生命来自太空的学说,认为外星细菌可搭乘彗星或者流星从一个行星运行到另一个行星。举个例子,诸如极端微生物的生命,可以在极其严酷的太空环境中生存下来,在存有生命的小行星和行星相互碰撞后,被行星碎片挟带着弹射到太空中。在与其它行星发生碰撞前,这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可以在穿越太空的长途旅行中幸存下来。

天文学家正在收集日益增多的证据,证明生命可能是起源于银河系的其它地方,大约在38到40亿年前搭乘陨星来到地球,因为就在这一时期地球上突然出现了生命。一些科学家进一步推测,整个银河系可能都充斥着生命。支持方指出,在2013年英仙座流星雨期间,科学家利用一个高空气球在平流层中收集到了微生物。最近,在收集到的样本中,科学家在一个与人的头发差不多粗细的微型钛金属球四周,发现了黏性有机物。他们还对陨星进行研究,发现有些陨星含有被称之为石化的微生物的结构。

来自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亨利-林,以有生源说理论为基础,开展了这种计算机模型的研究。

亨利解释说,生命有两种方式离开寄主星进行扩散。第一种方式是,如有生源说理论阐述的那样,借助类似小行星或者彗星“重力弹弓”的自然方式进行扩散。第二种方式是,智能生命有意识地向外旅行。他强调说,这篇研究论文的重点不在于解释有生源说是如何提出的,而是探求:如果有生源说果为其然,那么我们能否探测到这些宇宙生命?原则上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亨利认为银河系中存在一个“晶格”,生命依附在这个晶格上并进行扩散,基于这个认识他创建了一个模型,并假定一颗活行星上的生命种子会朝四面八方扩散。一旦一颗种子抵达一个绕邻近恒星旋转的宜居行星,它就会在那里扎根安家。最后,这种扩散过程会不断重复,生命的种子就会扩散到邻近恒星,进而进入星系或者宇宙。这有点类似地球上的流行病传播。

亨利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扩散过程的结果就象是“星系风景中点缀着带有生命的绿洲”,形成一幅天文学家可以识别的特征图。他在论文中阐述:“根据我的理论,生命形态群就像煮沸开水中的气泡一样,会不断生长并重叠。生命可以在寄主星之间扩散,其模式有点类似于流行病的爆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河系就是这样被大量生命所感染。”

研究人员将宇宙生命“没完没了的扩散”比作地球上流行病毒的传播扩散。

天文学家正在收集日渐增多的证据,证明生命可能起源于星系中的其它地方。

如果我们探测到外星球的大气中确存在生命迹象,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其扩散模式。比如,在理想情况下,地球正处于生命“气泡”的边缘,那么其附近带有生命的世界将是宇宙的一隅,而其余部分所包含的生命则非常贫瘠。亨利还相信,有生源说与疾病传播之间不但存在数学相似,或许也存在一种生物相似。他表示:“任何具备有生源说能力的物种,都拥有极大的适应优势。就像病毒,通过进化与‘寄主体内的严酷环境’进行抗争,从而在与多生物寄主的斗争中占据上风。同样,宇宙微生物也可通过进化,与星际空间严酷的环境进行抗争,从而在与多恒星寄主的斗争中占据上风。”

此外,如果人类停止殖民于诸如火星等其它行星,这个模型还可被用来描述生命的扩散。不过,亨利指出,如果生命扩散迅速,那么该模型只可以辨识出一种生命模式。由于银河系中的恒星均处于漂移状态,目前相邻的恒星在几百万年后将不再相邻。换而言之,恒星的漂移将令“气泡”证据不复存在。亨利指出:“尽管今天这个问题仅仅是一个太空生物学问题,在遥远的未来,它将成为城市社会学家与太空物理学家共同努力研究的对象。事实上,当人类结束对其它行星的殖民后,有生源说模型还是有其关联性,届时在能进行星际旅行的太空飞船的帮助下,原始生命将有机会进行更高效的扩散。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原始生命是否已经在高效扩散,或者它们须等待‘智能’生命携带其开启旅程呢?”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