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日前在西藏阿里地区象泉河南岸一处古象雄时期墓地发现了地层关系清晰、明确年代最早的古天珠,系青藏高原首次出土。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林辉说,这一发现为考察西藏地区天珠的出现年代、形态纹饰及使用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证实了古象雄时期天珠的存在和流行。
天珠居藏密七宝之首,最早起源于藏民族对灵石的原始崇拜,被视为“神佩戴的饰品”。天珠有自然形成说,也有专家认为其制作工艺存在“人为因素”:矿石开采后,经人工研磨,加入天然树脂、中草药等浸泡,依天然纹路或自行勾勒相应纹路,后经开光、加持,形成天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仝涛介绍,考古人员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城西郊、象泉河南岸的曲踏墓地进行发掘时,找到了5座洞式墓葬,并出土了大批古象雄时期珍贵文物。“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有精美的天珠(蚀花玛瑙珠),这是青藏高原首次考古出土”。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资料显示,出土古天珠呈橄榄形,两端截平,有穿孔,长2.85厘米,最大径0.9厘米,孔径0.2厘米,深褐色和乳白色相间纹饰。
仝涛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在距今1800年左右,这一时段正是象雄国的强盛时期,因此墓葬主人很可能是象雄国贵族。
象雄文明是藏文明的滥觞。史料记载,象雄王国至少在3800年前开始形成,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7世纪初,雅砻部落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象雄开始衰落。
专家分析,从出土天珠的具体位置来看,其主要功能为装饰。目前,对天珠佩戴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法进行准确推断。从墓葬一并出土的木梳、铜镜等器物判断,天珠的佩戴者应为女性,但不排除当时男性也佩戴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