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不少在现代人眼里看起来很难理解的规定,其中就包含“避讳”。唐代诗人李贺有“诗鬼”称号,自幼聪颖、极具才华,不料竟因为父亲的名字和“进士”读音相似,被有心人打了小报告,导致李贺丧失科举资格,一辈子功名无成,最后在27岁抑郁而终。
李贺自幼聪颖,7岁就能写诗,相传当年文人韩愈和皇甫湜造访,李贺当场创作一诗,让两人惊艳不已,从此李贺以“神童”的称号名扬京洛,15岁时更与诗人李益齐名,长大后在韩愈的劝说下,决定考进士。
本来以李贺的才华,成年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并不是难事,然而在科举考试前有人向朝廷打小报告,称李贺的父亲名字为“李晋肃”,因为“晋肃”谐音“进士”,按照避讳的律法,李贺是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的,尽管韩愈不断帮忙说话,但李贺最终仍失去考试资格,他愤而离开考场,后来一辈子功名无成、穷困潦倒,并在27岁时抑郁而终。
虽然李贺的遭遇在现代人眼里看起来很荒谬,但古人非常重视“避讳”,甚至写进律法中严格规范,而避讳的对象包含帝王、长官、圣贤、父母,比如经典民间传说“嫦娥奔月”中的嫦娥,原名叫作“姮娥”,但因为汉文帝的本名为刘恒,其中“姮”和“恒”同音,所以才改名为嫦娥;另外,汉代和亲女性王昭君,在诗文和历史文献中都以“明君”或“明妃”出现,就是因为西晋文帝名叫司马昭,为了避讳才做出这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