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宋代竟流行晚婚?士大夫家全是大龄剩女,3原因揭密

宋代竟流行晚婚?士大夫家全是大龄剩女,3原因揭密

2022年11月22日2:37 未解之谜网

古代男女早婚是普遍现象,通常15岁以前就已经论及婚嫁,甚至不少朝代都以法律惩戒超龄未婚的男女;然而宋代却出现异常现象,在中上层阶级出现许多“大龄剩女”,明明过了适婚年龄却尚未出嫁,这种现象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分别为婚嫁费用暴增、“尚官”风气与知识女性增多。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两宋时期的社会中上层家庭,也就是达官贵人或士大夫官僚家中,经常会有超龄未婚的女性,宰相范仲淹写给宋仁宗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中,就曾描述这种社会怪象,“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由文中可知,当时士人男女晚婚现象并不少见,问题甚至有些严重。

而造成这种怪象的主要原因有3个,首先就是婚嫁费用暴增,据大陆历史学家张邦炜考证,宋代以后婚嫁费用勐增,嫁娶风俗看重钱财,其中嫁女花费通常比娶媳更高,导致人们感叹:“伤生以送死,破产以嫁子。”连皇弟扬王赵颢,也不得不向哥哥宋神宗开口,“有女数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伸手预借薪俸,当作女儿的嫁妆使用。在这种风气之下,让一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士大夫,无法为女儿按时筹备丰厚嫁妆,又因为顾及脸面,只能让女儿长久地养在娘家。

其次是当时“尚官”的风气,对于女子来说,最理想的婚姻,就是适龄出嫁,成为“士人妻”,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如果女子坚持非进士不嫁,或订下过于苛刻的择偶条件,就很容易变成“大龄剩女”。在两宋时代,能考中进士的人数很少,再加上大多数中举士子的年龄都已经不小,那些处于适婚年龄的中举者就相当罕见,因而变成宋代士大夫官僚为女儿强力争抢的目标。

再者则是士大夫家庭的知识女性越来越多,这些女子的择婿标准也越来越看重对方的人品和才华,少部分人甚至会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一直坚守等待,寻找心仪理想的人生伴侣,像是北宋儒家大师程颐的女儿,就一直很想寻找心目中的完美男子出嫁,程家为此还在茫茫人海中“访求七八年,未有可者。”最后终身“未遇贤者”,没有结婚便离世。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