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商周出土文字全刻的,古人用刀写字?真相跌破眼镜

商周出土文字全刻的,古人用刀写字?真相跌破眼镜

2022年7月29日2:42 未解之谜网

在考古记录中会发现,商周时期保存下来的文字,基本上都刻在兽骨或龟壳,因此让不少人认为,当时可能还未发明毛笔,商周时主要用刀写字,有些甚至还被刻在青铜器上,难道当时的人写字都不怕麻烦吗?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当时的人也是用毛笔书写,只是竹简比较难以保存,所以出土的文字多是刻在兽骨龟壳上的。

商周时期不仅将文字刻在兽骨龟壳,随着青铜器铸造技术发达,当时的人也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称为“金文”,而殷商时期的人们书写工具,大多还是用毛笔和墨水,并将文字写在竹简,根据《尚书》记载,“惟殷,有册有典”,其中提到的“册”字,就被写为竹简的形状,可见在商朝时,竹简已是文字的载体。

春秋时期还常提到“简策”,而甲骨文的“聿”字,就是手持笔的象形字,因此楚国人还将笔叫做“聿”,甲骨文的“史”字,也是一个人拿着笔的象形字,而且除了竹简外,古人也会将字写在丝织品上,但无论丝织品还是竹简都不易保存,因此如今出土商周时期的文字,大多都刻在青铜器上,现今考古发现的最早竹简也只到战国,例如“曾侯乙墓竹简”。

而战国时毛笔字也流传不少,只是不写在竹简上,例如山西的《侯马盟书》,当时的人就将毛笔字写在玉石片上,数量多达千片,使用硃砂为墨水,因此呈现红色,更早的话,有距今4000多年历史的陶瓷遗址,出土一件扁壶上就写有红色文字,殷墟甲骨中也有许多毛笔书写的痕迹,例如殷墟甲骨陶片写有墨书“祀”、“牛”等字。

有趣的是,大部分青铜器的铭文是铸造的,有些则是雕刻的,而雕刻文字经常模仿毛笔笔锋,另外,在竹简上书写时,由于古时没有立可白,因此会使用刀刮去竹简上的错字,所以容易让人误会,古人常把刀当成笔来书写,清朝沈涛就曾在《交翠轩笔记》提到“古人刀一书竹简,笔以书缣帛”,明显就是把刀的用途搞错了。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