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未解之谜 > 这微生物可以吃掉海里的漏油和减缓气候变迁,但却被隐瞒

这微生物可以吃掉海里的漏油和减缓气候变迁,但却被隐瞒

随着许多关注依然在立石保护区(Standing Rock)、石油公司和漏油,是时候让这个世界开始知道一种被证明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漏油的溶液。如同即将要做的解释,这种溶液已经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而且价格远低于常见的合成分散剂。此外,同样的溶液,借由一种称为碳封存(carbon sequestering)的方法,被用来协助处理气候变迁。这种溶液是有益微生物(beneficial microbe),或有时也称为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

首先,有一些解释说明这些微生物是什么以及如何帮助清理漏油。根据德州公众地政办公室(State of Texas General Land Office),微生物是存在于大自然的细菌,某些微生物自然地从碳氢化合物或石油中摄取食物,并且产生对于海洋生物摄食是健康和安全的矿化副产品。

在1989年秋天,德州公众地政办公室资助了一项测试,来揭露这些微生物清理漏油的效率。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德州公众地政办公室这项测试的官方影片,检视更详细的测试参数以及非常显著的成果。

同时,就在几个月后,巨型柏格(Mega Borg)油轮在墨西哥湾发生火灾,开始漏油并持续了八天。德州地政局局长加里‧毛罗(Garry Mauro)和地政办公室然后着手获得有益微生物第一次公海测试的批准。超过100磅的细菌与水混合,然后分散到海洋中让微生物来吃和清理石油。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之下,这种清理方法的成本大约是其他方法的10分之1,包括几种不同的有毒分散剂。结果再次是极为正面,并且如同德州地政办公室所声明,没有发现到来自微生物释放到水中的有害副作用。

1998年,加里‧毛罗竞选州长,被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击败。由于布什家族与哈利伯顿(Halliburton)和孟山都(Monsanto)的经济利益,这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微生物溶液很快地被置之不理。

气候变迁

虽然漏油清理的微生物溶液被抑制,但是对于使用有益微生物来协助减少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并没有被抑制。有益微生物透过名为碳封存(carbon sequestering)的方法,来协助减少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意思是说,二氧化碳从空气中抽出,然后放回到土壤中。

这种方法也有科学上的了解和证明是极为有效的。著名作家暨记者麦可‧波伦(Michael Pollan)解释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farming)和碳封存的运作:

“考虑到太阳照射根植于土壤的草本植物时所发生的事,使用阳光作为催化剂,植物吸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然后释放出氧气,并且基本上合成液体碳糖(liquid carbon-sugars)。这些糖中的一部分成为供给和建造我们可以看到的植物在地面上部分,但是大部分的液体碳,大约20%和40%之间,是在地下移动,从根部渗漏到土壤中。根部供给这些糖给土壤微生物,栖息在根际(rhizosphere)中的细菌和真菌(fungus),作为这些微生物为植物提供各种服务的交换:防御,微量元素,吸取根部自己无法取得的营养物。这个液态碳现在进入微生物生态系统,成为细菌和真菌的身体,结果在土壤食物网中被其他微生物吃掉。现在,大气碳(一个问题)变成了土壤碳,不仅仅是对单一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而且是对一大堆问题。”

在示范有益微生物在碳封存中的有效性以及微生物在其他领域的正面作用,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学家大卫‧强生(David Johnson)博士一直是先驱。在桑迪亚实验室(Sandia Labs)的一项研究,强生博士的研究成果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目前在这个系统观察到的生物质(biomass)生产率,有能力捕获足够的二氧化碳(每英亩50吨二氧化碳),在不到11%的世界农地,抵消一切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全世界任何时候土地休耕的数量是这个土地的2倍。

换句话说,只使用地球上11%的合适农田,我们就能够延迟温室效应,吸取过量的二氧化碳,然后放回土壤,这在许多地区都是有帮助的。

微生物已经在地球几十亿年。它们能够有助于地球现在面临的一些最大挑战,只会是有意义的。由于过去和现今的科学理解与发现,我们现在可以配备这项有好处与有效的微生物。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