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考古发现 > 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在云南昭通发现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

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在云南昭通发现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

<img alt="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在云南昭通发现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11/1_201702091616471UMx3.jpg"><br><img alt="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在云南昭通发现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11/1_201702091616551a4aj.jpg"><br>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在云南昭通发现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br>据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了在云南昭通发现的巨型水獭新种化石,并命名为“似獾泰国水獭”,这是目前为止欧亚大陆发现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獭化石之一。这项成果近日(2017年1月23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系统古生物学》上。 <br>水獭完整头骨化石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联合项目的野外采掘队2010年在昭通市太平乡水塘坝发现的,新发现的水獭体重与狼相似,大约是现生水獭的两倍,体重大于50公斤,身长1.5到2米,上、下颌骨大且非常有力,牙齿丘齿型颊齿,适合于咀嚼大型水生螺壳和贝类。地层剖面研究显示600万年前的水塘坝属于浅水沼泽环境,螺壳和贝类及水生植物非常丰富。<br>“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我们当初的昭通气候比较温润潮湿,这样的一个环境和今天差距非常之大,我们在古生物研究当中要定一个新种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大发现。”<br>专家认为:CT复原后的水獭头骨牙齿既像獾又像水獭,这一类群最早发现于泰国北部中中新世湄莫盆地,但标本仅为一些零散的牙齿。因此,昭通新发现的标本被命名为似獾泰国水獭,这一类群代表东亚地区已经灭绝的古老的水獭支系。同时,化石发现时因地层挤压严重变形,经CT复原显示与水獭和獾相似的头骨和牙齿特征,这对研究这一新种的分类进化史和形态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br>相关报道:600万年前的昭通水塘坝曾是物种“避难所”<br>据昆明日报:昭通水塘坝化石地点于2007年进入科学家的视野,2009年发现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国内外轰动。经过中美20多位科研人员多年联合研究,至今已确认并发表了昭通中华乳齿象、似獾泰国水挞昭通麂、皱皮花椒、云南芡实等动植物新属、新种化石。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未解之谜不断被揭开。<br>惊现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br><img alt="昭通古猿头骨出土状态"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11/1_201702091620021MBiG.jpg"><br>昭通古猿头骨出土状态<br>2009年10月至11月,研究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采掘,惊现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古地磁年代测定,昭通古猿生活在距今620至610万年间的晚中新世末期,是云南古猿中时代最年轻的代表,也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古猿都已灭绝以后残存的代表。与云南其他地区发现的古猿相比,昭通的头骨化石标本更接近禄丰古猿,因而被暂时归入禄丰古猿属,是禄丰古猿属的一个新种。<br>改写中华乳齿象起源和迁移史<br><img alt="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11/1_201702091622271K0GE.jpg"><br>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br>发现并确认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改写了中华乳齿象的起源和迁移史。中华乳齿象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一种独特的长鼻类化石,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时期在该地区广泛分布,之前最早发现于中国山西的榆社盆地。<br>然而,由于缺乏更早的化石记录,国际上主流学术观点一直认为,中华乳齿象是由美洲的居维叶象亚科的某一成员进化而来,在上新世时进入东亚,到达中国北方。在昭通水塘坝新发现的中华乳齿象头骨化石,把中华乳齿象的化石记录又向前推进了约一百万年,并且把中华乳齿象最早起源地推向了中国云南含古猿的晚中新世地层分布区。<br>曾是貘类动物演化中心<br><img alt="云南貘下颌骨化石"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11/1_201702091624151W9oo.jpg"><br>云南貘下颌骨化石<br><img alt="云南貘牙齿列"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11/1_201702091625401E4Qz.jpg"><br>云南貘牙齿列<br>貘类动物起源于北美始新世早期,体型较小,后来发展为美洲和欧亚大陆特有动物。我国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的貘化石发现很稀少。<br>197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时墨庄等人在云南一四三煤田地质队的协助下在昭通永乐褐煤矿采掘到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他们依据其中的几件貘化石下颌骨残段建立一新种——云南貘,并认为其地质时代为距今250万年至300多万年的晚上新世。但当时这一发现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野外和室内研究工作中断多年。<br>2007年以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在昭通昭阳区太平乡水塘坝地层中发现貘类下颌骨化石,首次确定了该化石群的出土层位。这些标本的发现是研究中新世末期貘类动物演化的珍贵材料。初步研究认为云南貘及其近亲可能是晚新生代貘类动物的直接祖先,云南貘分布的时代前后持续了大约500万年。<br>由此,中、美、瑞三国学者共同提出,云南昭通水塘坝等古猿分布区曾是貘类动物演化中心。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