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尿液不是呈现白色、咖啡色,而是黄色?这种简单的日常生理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详细解释,直到最近,科学家终于揭开尿液呈黄色背后谜团。
尿液是水、电解质和各种代谢废物的混合,由肾脏从血液中过滤出来。百年前,科学家已经知道尿胆素是尿液内一种黄色色素,但他们不知道尿胆素产生原因是为何。
现在,马里兰大学细胞生物学家 Brantley Hall 团队确定尿液颜色与体内红血球有关,导致尿液呈黄色是因为一种称为胆红素还原酶(bilirubin reductase)的酵素,该酵素还能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组在黄疸、发炎性肠道疾病中发挥哪些作用。
研究团队指出,红血球度过 6 个月寿命后降解,会产生一种称为胆红素的代谢产物,通常分泌到肠道中,也可部分再吸收,过度重新吸收会导致血液中积聚胆红素而引发导致皮肤和眼睛变黄的黄疸。
若胆红素进入肠道,常驻菌丛就可将胆红素转化为其他分子,比如肠道微生物编码胆红素还原酶,将胆红素转化为尿胆素原(urobilinogen)无色副产物,然后尿胆素原自发降解成尿胆素分子,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尿液呈现黄色原因。
团队还发现,几乎所有健康成年人体内都存在胆红素还原酶,而新生儿、患有发炎性肠道疾病的人往往缺乏,研究人员也因此假设缺乏胆红素还原酶,可能导致婴儿黄疸、色素性胆结石形成,我们可以开始研究肠道细菌如何影响胆红素数值。
新论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