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天文学家和太空科学家开始关注近地天体(near-Earth objects)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与威胁,但真正撞击事件相当罕见。
数值模型长期表明,近地天体靠近地球时,可能会因潮汐力分裂成较小无威胁的天体,但实际观测证据却缺乏潮汐力撕裂的迹象,可能是因撕碎天体与其他小天体混合了,难以辨认。
最近研究显示,潮汐力影响纳入模拟近地小天体数量模型,可更准确估计近地天体数量与分布,与实际观测结果相比,显示出更完整匹配性,显示潮汐破坏是解释近地天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可能解答与近地天体相关的未解之谜。
2005~2012年卡塔琳娜天空调查(Catalina Sky Survey)观测数据,显示实际观察到的近地天体数量分布与最新研究估计值的差异。蓝线代表含潮汐力影响的模型,模拟近地小天体数量分布;灰色代表未考虑潮汐力影响的模型。(Source:arxiv)
研究主要依据2005~2012年卡塔琳娜天空调查(Catalina Sky Survey)观测数据,不只分析模拟附近近地天体,也包括金星附近小天体。证实与地球和金星近距离接触时,小天体被潮汐破坏是确定的事实,代表可能因潮汐力产生更多微小但无威胁性的近地天体。新模拟研究成果发表于预印网站《arXiv》,被《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期刊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