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自恋盛行时代 如何区分常态和病态

自恋盛行时代 如何区分常态和病态

2019年3月25日2:32 未解之谜网

看!我就是美!美就是我!

如果想知道自恋(narcissism)长什么样,曾几何时必须到心理医生诊所去寻觅;但如今是社交媒体时代,似乎只需上网转一圈,就可收获一堆实例。

心理专家认为这个感觉是靠谱的。原来蜷缩在心理医生诊所沙发上的自恋情结,如今俨然成了社交媒体的基本色调,社会交往中的常态。

从心理和精神健康角度看,自恋之花到处怒放的情形堪称空前。作为“自拍一代”的天然生存空间,社交网站上一项令人乐此不疲的活动应运而生:识别自恋。

同时,这一社会大潮近年来还催生了一批讨论自恋问题的博客、论著和书籍。

BBC记者乔利昂·詹金斯(Jolyon Jenkins)注意到这个现象,做了一番调查研究。

去健身房,运动后必须来一张自拍上传到社交网站,才算圆满结束

自恋是个什么东西?

据考林斯英语词典释义,自恋的意思是对自己,尤其是外貌体态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欣赏和爱慕。

自恋者把自己当作爱慕对象,可以看作自爱的膨胀版,往往伴有对自身的重要性、能力、外表和舒适有超常的关注。

自恋是多种性格特征的综合体,而这些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但凡事走了极端,就成了病;自爱自重过度到了自恋的程度,就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成了精神疾病: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如何识别自恋的人?

你看这里谁说了算?

英国NPD专家泰尼森·李(Tennyson Lee)博士说,诊断NPD有九项指标,都列在《诊断与统计指南》(DSM)里;这本手册是全世界心理学家和研究人员人手一本的专业工具书。

如果一个人具有下列至少5项特征,那么就可以确诊患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症:

● 妄自尊大,对自身的重要性有恢宏的幻想

● 对功名权力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深信自己独一无二、鹤立鸡群、超凡脱俗

● 对来自他人的崇拜、赞赏渴求无度

● 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特权感,比如民间所谓的“公主病”

● 习惯指使、支配、操纵和盘剥他人

● 缺乏同理心

● 对他人极度嫉羡

● 态度和行为傲慢、霸道

嗯,可能每个人都认识个把具有上述某些特点的人。毕竟自恋及其各种特征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

但李博士指出,正常和病态之间的区别在于,NPD患者的自恋特征的表露事实上对他们周围的人造成痛苦,令人无法忍受。

关于人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目前人类对它的了解仍很少

常見病?根本不存在?

用DSM里的指标评估,美国占人口6%的人属于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患者。

不过,其它一些采用更严格的指标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大不相同;至少五项这类调查发现没有一例够得上NPD的案例。

因此,不同的专家对NPD是否常见病这个问题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人说很罕见,有人说很常见。

更有极端意见认为,NPD这种病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李博士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NPD是一种病,起普遍程度超出人们意料,而这种病现在并没有得到医务界应有的重视和诊治。

另一位认为当今世界网上线下自恋泛滥的专业人士是阿努什卡·玛辛(Anoushka Marcin)。她的前任男伴就有严重的NPD症状。两人分手后,她开了一间心理咨询室,提供如何识别自恋人格障碍的咨询建议。

说我有病,要看医生?你什么意思?!

NPD有治吗?

李博士说,许多有NPD特征的人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为此去找他治疗,而实际上抗抑郁药对NPD完全不起作用。

NPD是一种治疗比较复杂、困难的病。

因为,他解释说,首先说服患者承认自己得了这种病就不容易。别忘了,NPD的症状之一就是把自己当作完美无缺的存在来爱慕,而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

他的不少病人预约了就诊时间却经常迟到或根本不去,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为他们治病的人无足轻重。

不过,NPD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布兰特·罗伯茨(Brent Roberts)说,这种逆向关联走势十分明显。

他表示,年长的人比年轻人较少自恋,这一点得到无数专业研究“反复的、令人信服的证实”。

我们真棒,不是吗?

自恋之花盛开状况的描述

那么,我们面对的究竟是自恋病泛滥呢,还是对自恋现象的道德恐惧?

圣地亚哥大学心理学家吉恩·特温吉(Jean Twenge)确信自恋作为一种流行病正在扩散。她在《自恋症疫情》一书中有详细论述。

她的研究显示,美国大学生比以往更为自恋。

1980年代开始一直被采用的一份问卷,标题是“自恋人格明细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对比1982年、2009年和最新问卷调查结果,特温吉教授发现用自恋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

她说,认为自己求胜动力超常的人数增长幅度“极大”。

“同时, 认为自己领导力超常、对自身智力的自信心和社会自信心超常的学生人数增长比例也很大。"

过来吧,你和我一样,亲,我们是同类!

承认自恋并帮助同类

有一个人叫杜铎(HG Tudor),自称英国头号自恋者。

他自述从儿时就意识到自己是自恋者,证据是,“我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操纵别人并从中获得乐趣,但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听说NPD,是我大学时的女朋友(学心理专业)告诉我的,她说我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后来,杜铎被医生确诊患有NPD。

“我可以理解,因为我的智力和认知水平足够高,也理解人们为什么觉得我的行为对他们造成了伤害 — 但我不管,因为那样才能满足我的需要。”

他还写了几本关于自恋的书,自费出版;同时在网上提供咨询,一次收费70美元,内容是帮助那些认为自己属于“他那类人”的人掌握“还击”本领。

我简直无与伦比。生而为我实在是大幸

杜铎的生意挺兴旺。他觉得原因主要是自恋现象的普遍。

他的看法是,“社会趋势在改变,自恋的色彩愈发鲜明,这种环境也滋养了更多自恋者。”

罗伯茨教授不认为自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瘟疫。他用三个不同的大学提供的数据说明,根据他的分析,过去30年里大学生里自恋的现象其实是在下降。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的集合,自恋不难定义,但很难量化衡量。

社交媒体肯定是鼓励、滋养了有自恋倾向的行为。同时,人类对于自恋这件事的痴迷也在与时俱进。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