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便利,看手表或手机就能知道时间,不过古代多靠太阳计时,但若遇天气不佳或晚上,可就伤脑筋了,因此汉代时发明一种计时工具“铜壶滴漏”,主要透过水位变化计算时间,但当时容易出现误差,直至元代才被改良变精准。
古人除了靠太阳计算时间,还发明了一种计时工具“铜壶滴漏”,又称为铜漏、刻漏、漏壶,透过水位变化计算时间,最早出现于汉代,属于单壶沉箭式滴漏,但不同水位使漏水速度不一样,因此汉代滴漏容易出现误差。
南京博物馆院长龚良介绍,元代为了更精准计算时间,因而增加铜壶的数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3个送水壶,分别是日壶、月壶及星壶,另一部分则是最底下的受水壶,而受水壶内有固定的标尺,上面还有刻度,刻有从“子”至“亥”十二地支。
而标尺前有一个小孔,孔内装设一把木箭,底下还有浮标,当子时开始滴水,浮标会位于最底部,时间若越长,水滴进受水壶就越多,浮标受浮力影响撑起木箭,古人可以从木箭所指的标尺刻度得知时间,而受水壶装满一桶水就是一昼夜。
广州博物馆副研究员罗兴连也曾提到,元代铜壶滴漏最初放于广州拱北城楼上,供城内百姓报时所用,每天固定有专人在上午及下午五时十五分,到城楼上倒水,水就会沿着铜壶慢慢往下滴计时,而铜壶中的日壶外部还刻有元代铭文,纪录建造者、工匠、执行官员的名字,可见当时制作铜壶滴漏时非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