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中药到底有没有效?

中药到底有没有效?

2017年9月15日2:13 未解之谜网

小密以前真的很喜欢看中医,因为去找西医总会告诉我没有病,什么事也没有,但中医会告诉我阴虚、内热、阴阳五行的,总之小密听不懂,然后中医会给我抓几副药,喝完就好了。所以中医到底有没有效呢?中药又有多少药效呢?接下来看看微博博主@刘夙有关中药的观点,你们认同吗?

中药到底有没有效这个问题,比较全面的回答是:有一部分有效,但早就现代化了。

中药的主要原材料是植物。植物不会动,主要只能靠合成各种化学物质作为“化学武器”,防御病虫害和植食动物。这些防御性的化学物质,有一部分确实对人体有强烈生理活性,其中又有一部分也确实可以治疗一些病,这都不应该否认。

问题在于,这些确实有效的中药,其中的有效成分基本上在19世纪到20世纪前期就提取出来了。以后现代医学界主要就应用这些提纯的有效成分,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而无需再用草药本身了。

以麻黄为例,它是不是能发汗平喘?是,这个药效无需否认。但日本药学家长井长义在19世纪末就已经分离出了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20世纪初,中国药理学的奠基人陈克恢进一步揭示了它的药理,是兴奋神经、心脏和肌肉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由此启发了药学界对苯丙胺类药物展开研发(当然不巧的是,顺带也研发出了“冰毒”“摇头丸”之类毒品)。到今天,苯丙胺类药物已经非常成熟了,很多都是世卫组织推荐的基本药物。

20世纪中期以后,容易发掘的有效中药基本都发掘完了,剩下的就是大海捞针式的筛选。比如由中国政府支持的寻找疟疾新治疗方案的“523计划”,筛选了上千种草药,最后也就只找到一种黄花蒿。当然,同期国外也是如此。美国政府搞的抗肿瘤天然药物筛选计划,检验的植物更多,最后有药物开发潜力的也就只有寥寥数种,包括红豆杉提取的紫杉醇,以及喜树提取的喜树碱。

而进入21世纪之后,连针也基本捞完了。植物化学界早已经走向深山老林,去发掘那些中医典籍上压根就没记载过的植物。即使再有重大发现,也和中医药无关了。

我刚初步整理了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清单中来自植物的药物或其类似物的名录。我把维生素之类不一定非要从植物获取的药物也算上,结果也只有30多种,占全部400多种药物的不到十分之一。由此基本可见植物药在现代医药中的地位。

总而言之,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基本已经完成了,已经是历史了。今天的很多药理研究,已经走上了两条邪路,一是拼命要在类黄酮、鞣质之类已经基本证明不可能有什么重大功用的植物化学产物上找药效;二是动不动就说“药效来自于几种组分的协同作用”(其实哪有那么多玄之又玄的“协同作用”)。每年国家都在这些研究上扔掉大笔大笔白花花的银子。

其中应该也有我缴纳的一点钱。

看看这位博主下面的评论:

冥王星1974:从理性上来说,我赞同博主的言论。但是从个人体会上说,我反对博主的言论。以前有次牙龈肿痛到半张脸都肿了。吃药挂水都不管用。但是花了5毛钱的牛黄解毒片,几个小时就消肿了,当天就好了。还有前段时间感冒是吃解毒冲剂好的。我认为中药对症的话是有效的,但是中医医理和药学的研究还待进步。

yetll:中医粉会说,我们中药是配伍,是君臣佐使,最后煮出来的东西含好几万种成分我特么都不知道谁起的作用,你凭啥说开发完了?

漠南m:那那些针灸啊,穴位按摩之类的有什么研究吗?以前每次我一头疼我妈就要掐虎口,然后我过敏体质一掐就出包然后痒..然后还没用,但是不知道怎么跟我妈说。

倪军的微博:说中药就要谈中医。我对中医的判断是为什么高级官员都是在西医院去世的?也就是说死都要死在西医,从没听说死在中医院。尽管中医院也有条件非常好的干部病房。

你们相信吗?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