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不少人认为家里贫困,且没身份、没背景就属于寒门,但其实现代许多人穿越到古代,还不一定能当得上寒门。大寒门指的是没落的世族,身份地位和普通老百姓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古代则会以“流”称呼没房又没地的人,“氓”称呼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寒门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刘毅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寒门其实是代指那些没落的名门贵族,而在历史上有许多家喻户晓的的寒门才子,其实都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比如唐代诗圣杜甫,经常被人认为又穷又落魄,但他出身于京兆杜氏,历朝多为官,且名人辈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是书法家,母亲更是豪门望族清河崔氏的后代,可惜后来因为战乱改变命运才变得穷困潦倒。
寒门的“寒”只是相对于世代高官的豪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仍是高高在上、难以逾越的存在;那么古代老百姓该怎么称呼呢?最早的称呼在《礼记‧大学》中记载为“黎民”,又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老百姓会用黑色头巾裹住头部,所以还可以称呼为“黔首”。
类似的称呼其实还有很多,像是有房有田的叫做“庶民”,家里有公务员的叫“吏家”,租借别人土地来耕种的叫“佃户”,家里做大生意的叫做“富商巨贾”;此外,现代人经常用“流氓”来形容不务正业、无端滋事的人,但在古代,“流”指的是没房又没地的人,“氓”则是指没有正当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