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虽然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但并未埋葬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景帝朱祁钰这3位皇帝。
古人相当注重自己的身后事,在生前就会找好一块风水宝地,让自己死后能安心下葬。明朝皇帝大多都葬在一起,称为“明十三陵”,除了皇帝以外还葬有后妃,以及2名太子、1名太监,但明朝的皇帝明明有16任,为何会缺少3人呢?
“缺席”明十三陵的第一位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建立明朝时将首都设在南京,且一直到他过世都尚未迁都,因此朱元璋自然会将自己的墓址选在南京,位于紫金山的“明孝陵”就是他的陵墓。
第二位是建文帝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孙子,上位后就开始时行削藩政策,进而引起燕王朱棣不满,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变”,南京被攻破后,朱允炆放火烧了皇宫后就下落不明,虽然民间流传他逃亡出宫,但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再加上朱棣登基后,不承认朱允炆的正统性,也找不到他的遗体,因此并没有陵墓。
最后一位则是明景帝朱祁钰,他原本只是一个王爷,并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但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于是他被群臣推举为新帝,后来瓦剌把朱祁镇放了回来,朱祁钰担心他复辟,所以将他软禁于宫中,并派锦衣卫严格控管。
1457年朱祁钰病重,宦官曹吉祥、军事将领石亨、大臣徐有贞等人合谋要复立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成功抢回皇位,并将朱祁钰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内,朱祁钰不久便过世,因为他在死前已经不是皇帝,自然也没办法入皇陵,而是被葬于西郊金山的“景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