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战斗用的铠甲,都是用金属制成,若是使用纸制作,防御性真的够吗?
《新唐书》曾有“纸铠甲”相关记载,指唐末一名节度使徐商靠纸铠甲,顺利清除突厥,但由于未找到实物考证,因此纸铠甲也成为传说,直到2004年在贵州出土一件纸铠甲,才让这个谜团真相大白。
《新唐书·徐商传》记载唐朝末年一名节度使徐商,遇到突厥人进犯,在山东征兵1000多人,但却缺乏装备,徐商便命人用纸做铠甲,没想到唐军竟取得胜利,内容还提到“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指徐商当时做的纸铠甲,坚硬到连箭矢都无法穿破,不过无奈这只是史书记载,从未找到相关实物。
直到2004年11月,在贵州省田家寨村的青槓垻出土了一件铠甲,从外观上来看,它与普通的铠甲并无差异,但重量却很轻,也让考古学家非常吃惊,经过研究后发现,制作铠甲的材料并非金属而是“纸”,众人才惊觉,传说中的纸铠甲确实存在,不过纸铠甲在战场上能发挥保护士兵的作用吗?
考古学家对纸铠甲进行研究,发现它的材料是混合枸树皮纸和棉,经过反覆搥打所制成,而枸树皮纸内含胶原蛋白,因此弹性非常好,所以经过加工后,纸铠甲不仅弹性佳,还具有防御作用,而这类铠甲主要在沿海地区使用,由于沿岸湿气较重,金属铠甲容易生锈,而用纸制作不仅没有生锈问题,而且泡水后,防御力也非常强。
在北宋官修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也有关于纸铠甲的相关记载,提到甲冑分“铁、皮、纸三等”,另外,明代朱国祯所撰笔记《涌幢小品》也记载纸铠甲的制作方法,“纸甲,用无性极柔之纸,加工锤软,迭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明朝时,南方沿海倭寇横行,名将戚继光带领军队抵御,身上的纸铠甲也是助力,不过纸铠甲容易有虫蛀问题,再加上清末出现大砲等新型武器,纸铠甲才渐渐走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