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仿佛逃不出莫测变幻的手掌心。变化让人这么痛苦气馁,为了自我安慰,我们便告诉自己:当代生活特征就是接连不断的变化,正是这种不稳定,让世界变得比以往更复杂。过去十年来,气候变迁、物价通膨,以及政治豪夺的速度与规模,引发了连我们这些长寿之人都没见过的严重动荡。但我们还真的没有那种底气,没有那种把握,敢说眼前的变化比过去更剧烈,毕竟我们的前人可是经历过连生存条件都被剥夺,平安度日的尊严都被否定的时代。本书要讲述 1640 年代早期的中国,就是一段这样的时代——大规模气候寒化、疫情与军事入侵,夺走数以百万计的人命。
发生在 1640 年代初期的寒冷化,其实是所谓的“小冰期”(又称小冰河时期),也就是全球长期低温的阶段。一开始,气候历史学家根据欧洲的资料,把小冰期的起点订在 1580 年代,此时欧洲的天气突然变冷起来(中国亦然)。目前,学界普遍同意这段寒冷时期始于十四世纪。到了 1630 年代晚期,小冰期开始进入更寒冷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蒙德极小期”——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天文学家蒙德夫妇安妮与瓦尔特,他们假设地球降温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减少有关,并且把这一期间标定在 1645 年至 1715 年间。
肉眼可观察到的太阳黑子。图/wikimedia
这次的气温下降,促成了国号“大明国”的朱氏王朝崩溃(国祚 1368 年至 1644 年)。在此之前,明朝原已在小冰期中存续将近三个世纪,而且展现了高度的稳定与耐久。虽然摧毁大明国的辣手不只是气候,但如果不去考虑气候,不去考虑人们如何因应气候,就无从解释大明国的灭亡。明朝对气候做出回应,但在 1630 年代与 1640 年代的气温大幅下降期间,这些回应举措仍不足以应付环境变迁。研究明朝的人都很清楚,朝政纷乱与军事冲突,导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一六四四年自缢,随后清军入关。但这不是我在这本书里要讲的故事。我反而会把明朝的灭亡,看成长达两世纪一连串生计危机的落幕时刻——这一次次危机把明朝老百姓推向混乱,他们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天谴。我基本上会把主导明末叙事的政治事件、派系宿怨,以及来自境外的武装入侵摆到一边,改用不同的方式谈历史,把焦点转向因为太过稀松平常、结果大家反而视而不见的资料,也就是物价。
大家之所以关注物价,是为了知道该买或卖什么,知道该何时何地做买卖,有时候则只是为了记录收支。少数人甚至把物价写进日记、信件与报告,历史学家就在里面大海捞针。
时人因为类似的目的而公布实际花费与价格,也因此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明代物价资料,但这些资料很琐碎、不连贯,也很难整理为统计数字。物价看似铁铮铮的事实,是可靠的数据,所以一开始才会有吸引力,但数据之琐碎却与此背道而驰。
纪录明朝税收和徭役而正式编制的土地登记册——鱼鳞图册。图/wikimedia
经济史家汉弥尔敦(Earl Hamilton)在 1944 年表示,物价是“既有且连续不断的客观经济资料中历史最悠久的”,而他这么说的根据,是欧洲现存的大量物价纪录。汉弥尔敦对于自己在欧洲文献中找到的价格很有信心,他相信不只可以藉此来追踪物价的变化,还可以改写现代早期世界的历史叙事。就揭开历史的变迁而言,他的自信不无道理,但每一组物价资料都有其模煳之处。有些物价也许符合汉弥尔敦的标准,不过读者还是会发现物价鲜少如表面上那么扎实。
以明代的水桶价格为例:1577 年,北京一位官员纪录自己任职的官署以三分银一只的价格购买水桶。所以明代的水桶就是这个价格吗?也许吧,但水桶也不是全部都长一样。某种水桶在此时此地的价格,不见得跟彼时彼地一样。接着的问题是价格本身。他的官署是付了三分银,但这个价格有没有额外加价?有没有打折?付钱时是用白银支付,还是铜钱支付?假如用铜钱,那兑换率为何?
我问这些问题,不是为了动摇物价史的可行度,纯粹只是想点出:就算某某说自己在特定时地支付了具体价格,东西也不见得就是这个价。假如我们去看十五年前浙江内陆某县官的纪录,会发现他买的水桶要四分银。所以说过了十五年,水桶就降价了吗?不太可能。还是说乡下价格比城市高?也不太可能。会不会是北京官署买的水桶比外省乡下官署更多,量多可以打折呢?说不定,毕竟相较于县城衙门,北京官署要为更多机构供应水桶。还是说,北京卖的水桶比浙江卖的水桶小,更廉价,做工也更差?这我们不得而知。我们顶多只能推论,明代在十六世纪时,水桶的价格介于三分与四分银之间。
明代物价资料传世者多半不是源于“自由市场”,而是来自地方政府为了制定预算、纪录帐目而保存的行政档案。官员理应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买卖,但他们买水桶的那天到底有没有守规矩,我们就不得而知。就明代中国来说,我们能取得的大部分物价数据,都是来自于“政府”与“经济”交会时的记录。
事实上,过去的人之所以把价格写下来,通常不是因为把价格视为纯粹的资料,而是出于价格之间的关联。我在本书里讲述的历史,与其说是聚焦于明代经济,不如说是试图理解明代社会。物价资料之所以如此珍贵,就是因为这种关联性。
我偶尔会沉浸在精采的故事里,但我这么做是为了突显这个事实:明代文人写物价,不只是为了标举物品花费,更是要呈现这花费就他们所知到底合不合理,以及物价如何形塑维系人们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