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村民世代守墓,究竟是哪位民族英雄?
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航海事业都曾经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而说起中国的航海史,有一人不得不提及,他就是明朝的郑和。可以说,郑和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海事业,在600多年前,一支睥睨世界的舰队,浩浩荡荡地扬帆远航,前后共七次远下重洋。
郑和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海事业。
然而,在最后一次远航途中,郑和因过度劳累不幸逝世,其尸身也不知所葬。600多年之后的今天,人们对郑和墓的地点展开了研究,然而却始终没办法给出正确的答案,有人说,郑和被葬在了爪哇国的三宝洞里,因为郑和的小名就叫做三保;还有人说郑和死在了南洋;甚至还有人说,郑和当时可能被海葬了。
郑和因过度劳累不幸逝世,其尸身也不知所葬。
各种说法一时争论不休,不过,现在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中,就发现了一个郑和墓,除此之外,还有一群世代守护的村民。这个村子名叫牛头冲,是一个仅有17户人家的小村子,村民郑善清是这里的长辈,此时的他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一说到郑和墓的事情,老人家仍是滔滔不绝。
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
他表示,当年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给郑和墓上坟时,面对这么一座孤坟,他表现得很不在意,但是却被父亲狠狠地呵斥了一番,并要求他规规矩矩地跪在墓前,对他说:“你记住了,这是马三宝的坟,从今往后你要像对待祖坟一样看好它,不能让它损失一草一木!”自此以后,郑善清便与村民开始保护此墓。
南京郑和墓。
关于这座郑和墓的争议很多,因为郑和是在四月病逝的,但船队回航的时间却是在七月,海上气候湿热,郑和的尸身要想保持完好,想必很困难。而牛头冲的村民其实是郑和随从的后代,在郑和去世之后,明宣帝命人在设下衣冠冢,并要求他们世代守候。一座孤坟,一句遗言,该村的17户人家却为之守候了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