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60年,现在很火,但是20年后再来看,历史的发展长河里面,仍然处在一个早期阶段。我们怎么看一个技术是否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至少有三个点可以看。第一,看它的应用是否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还是你只在一小块产业里去提供价值,所以一个是应用的广泛度。第二,是否已经有标准,不管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是否已经有标准开始在制定和落地。第三,是否已经有专用的硬件开始在市面上使用,而且第三点也是比较重要的,大家知道做硬件,第一个花钱,第二个周期长,产业没起来之前,硬件厂商是不会铺进去的。ROBERT是我们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硅谷之父,他很早就研究脑科学,那时候的计算机技术都用来建模脑,看看人脑是怎么工作的,反过来,怎么利用我们在脑科学上得到的一些认知和新奇的想法,去促进计算机科学或者计算架构的发展,为这个领域提供更好的计算能力,这也是我们新的考虑。
通常我们在做硬件的时候,必须要走这样的过程,拿深度学习做一个例子,比较复杂,我们训练出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是一个很广很深的模型,这样的一个模型,直接变成一个硬件,是不太可能的,而且也是低效的,高效的办法是什么?我去分析这个模型,我必须找到懂这个模型的人,懂我为什么产生这种模型,然后把这个模型通过硬件的描述给描述出来,然后我产生硬件的抽象,抽象出里面的数据流,数据是怎么流的,中间的流水线上有哪些重要处理模块,他们各自的时间、带宽要求是怎么样,有哪些计算的语言,就是里面的计算内核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否大规模运行和反复运用的机会。在这样的基础上,在怎么做硬件芯片有很好的认识,同时我们看哪些放在硬件里面固化,哪些让他去灵活使用,有这样的认知以后,我们才到了第三步,可以产生出一个针对这种工作,这种工作负载优化的硬件,这个硬件也不是很快达到要求,一个很有用的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我们做视频加速芯片,你会看到从早期的标准以后,一代一代过来,每一代都有专用芯片,都是有专用的认知,但这个过程是一样的,如果这个产业真的发展到了一个普及,到各行各业都要去使用,那这个行业就需要专业模型,而不是在通用的芯片上做模拟,这还属于学科界的研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