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历史学者张国刚指出,唐朝禁止“小三上位”,如果硬要将妾室转正,就会遭社会唾弃。(图:shutterstock/达志)
古代社会通常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国内历史学者指出,在唐朝正妻和妾室的地位分级严格,就算正妻过世了,也不能让妾室上位,否则男子将遭到社会唾弃,此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尽齐人之福,经济能力较差的男性很可能会娶不到老婆。
国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指出,唐朝女性结婚年龄大约在15到19岁,男性则为20到23岁,但宦官人家因为注重“门当户对”的观念,所以结婚年龄会比普通人家还晚,尤其是男性,不过当他们结婚时,往往已经和其他女人发生过关系,甚至有了孩子,但并不被视为正式婚姻。
张国刚表示,“三十而立”指的就是到了30岁可以明媒正娶,也因为结婚较晚,所以家里的长子不一定是嫡子,很可能是妾室或其他人所生,比如丫鬟、佣人、侍女等。
此外,唐朝的风俗是不能将妾升为妻,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禁止“小三转正”,一度还有法律规范,因为妻是一种政治身份,只有名正言顺的人才能持家、掌握家庭发展方向,如果擅自升妾室为正妻,男子就会遭到社会批判、唾弃。
不过古人“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是否会造成男女比例失衡,让男性更难找到老婆?张国刚说,唐朝的宦官人家并不多,且男性娶妻纳妾可以往年轻的女性挑选,选择多、不难找对象,因此只有经济能力不佳会导致男人娶不到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