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许多中原王朝会透过“和亲政策”,和周围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维持良好关系,不过大多数的和亲,都是中原王朝派公主出嫁,很少有异国公主嫁入中原的案例,历史杂志《国家人文历史》指出,这样做不但能渗透进少数民族的政权,实现“换血”革命,还能避免少数民族成为外戚,并确保中原王朝血脉的纯正。
根据《国家人文历史》报道,尽管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国君迎娶异国公主,但综观历史上的和亲现象,往往是中原公主出嫁,很少有异国公主嫁入中原,比如武则天时期,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求亲,希望能将女儿嫁入李唐王室,武则天打算下令让淮阳郡王武延秀娶亲,中书舍人张柬之得知后上奏劝阻,“自古皆为中原王朝将公主嫁入夷狄,并无夷狄将自己的公主嫁入中原。”
中原公主嫁给异国之君,和异国公主嫁入中原王朝,两者究竟有何区别?为何后者比较罕见?西汉官员刘敬曾提出和亲主张,如果将长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再加上贡奉厚礼,冒顿单于必定会将长公主立为阏氏(音同厄氏,指匈奴君长的嫡妻),生了儿子也必定会立为太子;如果匈奴单于是汉朝的女婿或外孙,就不会再与汉朝为敌,如果成为敌人了,匈奴就是“抗礼”。
也就是说,西汉以和亲巩固政治的主要方法是透过“嫁公主”,再生下拥有中原王朝血脉的匈奴单于,希望能藉此掀起一场少数民族政权内部的“换血”革命;如果中原王朝娶异国公主为妻,少数民族就会成为外戚,可能因此渗透进中原王朝的权力体系,如果拥有少数民族血脉的皇子继承了皇位,也难保中原王朝血脉的纯正,同时还给予少数民族干政的可能和机会。
除此之外,和亲公主还承担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中原文化的“教化”作用,比如唐朝的文成公主,根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她嫁给吐蕃、入藏后,许多吐蕃人“服改毡裘,语兼中夏”;这些和亲公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在礼仪、服饰、建筑等方面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