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西方历史建筑多以石头建成,且工期往往耗费百年,古代中原王朝则偏好木质建筑,最著名的北京故宫于明代永乐18年(1420年)建成,历时14年便完工,历朝历代也少有建造百年的建筑物,但这不代表中原王朝偷工减料,而是受到文化、施工便利两大关键影响。
中原王朝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损耗速度快,加上古时战争频仍,且欠缺对建筑的保护意识,使得房子难以留存,例如项羽火烧阿房宫、安史叛军烧长安等,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则是建于公元782年的唐朝山西五台山南禅寺。
既然木质建筑难以保存,为何古人却爱用?有一派人主张是早期“缺石头”,但世界知名的万里长城却是石头所建,因此这个说法不被认同。建筑专家则解释,中原地区的石材看似多,其实品质并不适合用来做建材。
还有一派人认为是“缺技术”,但建于隋朝的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赵州桥”,该建桥技术直到19世纪欧洲才出现,且古代佛塔及皇帝陵寝也都是使用石头建成,技术不佳的说法也被反驳。
事实上,古人偏好使用木头做为建材,主要受到两大关键影响,首先是文化差异,古人从未想过将建筑物当成纪念物,但西方为了表达对神的虔诚,会用尽办法建造能够永久保存的建筑,例如巴黎圣母院建了180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120年。
其次是木质结构在施工上较为便利,建房速度极快,因此成了古代的建材首选,例如隋朝宇文恺仅用1年就建造出大兴城,北京紫禁城也仅花了14年就完工。不过历代帝王对于死后世界相当重视,因此陵寝大多都是使用石头建材,而且一造就是好几十年,许多皇帝甚至在即位后就着手建造自己的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