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连假时,民众一定会吃很多颗粽子,但你知道古代的粽子长怎样吗?节目《古韵新声》近日介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粽子的雏形,但里面包的并非现在常见的糯米,而且在南宋一座古墓里,还曾出土700多年前的粽子实物。
节目《古韵新声》邀请数名历史教授,分享古代有关端午节粽子的知识,虽说民间传说,粽子的出现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粽子的雏形,称为“角黍”,当时是使用菰叶(茭白叶)与黍米(黄米)包成牛角状,形状比常见的粽子还长,而现代依旧能看到长粽子的包法。
粽子在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古人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端午节与夏至时间相近,正巧又逢黍米成熟,因此便将其包成粽子祭祖,直到汉代后,粽子才融入端午节,并与纪念屈原做联系。本报曾报道“不能说端午节快乐?与屈原无关 历史学家揭真相”,民俗学家黄石在《端午礼俗史》同样也指出,吃粽子最早是古人的“荐新之礼”,也就是农民收成夏初的粮食后,为了感谢神明庇佑而做粽子祭献。
不过现代包粽子大多选择糯米,与春秋时期不同,究竟何时改包糯米呢?其实糯米粽从唐代开始,当时的粽子样式也相当多,唐玄宗非常喜欢过节,他就曾在端午宴会写下一首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其中的九子就是“九子粽”,指将9颗粽子绑在一起,而这种粽子较小颗,另外粽子外还要绑上9条不同颜色的丝线,有多子多幅的意思。
另外,文献里除了有9子粽外,在新疆吐鲁番地区还曾出土,5颗用草蔑编成并串起来的小粽子,推测此为玩具或配饰,也显示出粽子在唐朝时应该相当普及,不仅如此,江西九江德安县一座南宋时期古墓,还出土一对拥有700年历史的粽子,可说是现存最早的粽子实物,保存相当完整,外型和现代的粽子几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