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分辨成体和幼体的生物
小孩与大人不一样。但是有些生物的幼体形态与成体型态相同。
举例来说,鳄鱼的幼体与成体几乎长得一模一样,刚破蛋而出的鳄鱼宝宝已经具有完整的鳄鱼外形,出生后逐年长大,巨大的鳄鱼可以长达好几米。不过鳄鱼的成长速度在不同环境和温度下不尽相同,光从大小无法判断年纪,只看外形也无法分辨是成体或幼体。有些生物的成体和幼体的形态则相差甚远,好比蝴蝶和蛙类;也有些生物的成体和幼体没有太大区别,如同鳄鱼。
这两类生物的差别是什么?
海葵就是幼体和成体相差很多的生物。海葵幼体是一种很像水母的生物,叫做“浮浪幼虫” 。浮浪幼虫在海中自由自在漂游,找到喜欢的岩石区时就会落脚,落脚后就不再移动,附着在岩石上长成海葵。移动是海葵幼体的重要任务,长大后的海葵则是肩负产卵留下子代的使命。
蛙类和蝴蝶的成体与幼体形态也各不相同,不过任务分配上与海葵不同,负责移动的是成体不是幼体。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生物的幼体与成体各有不同任务,彼此的形态就不会相同,而没有区分任务的生物就具有相同形态。
人类的大人与小孩
我们人类又是什么情况呢?
人类不会因为长大而生出翅膀或尾巴消失。人类的大人和小孩的外型非常相似,但并非完全相同的个体。举例来说,婴儿在我们眼中看起来就很可爱。
小孩子可爱的秘密在于他们的宽额头。婴儿的眼睛和鼻子集中在脸的下半部,额头显得很宽阔,宽额头会使得整张脸看起来就惹人怜爱。而且婴儿头大、四肢短,整体感觉圆滚滚的,带有人类大人不具备的“可爱感”。假如出现了一个比成年人更巨大的婴孩,所有人应该还是能够辨识出他是个婴儿。人类不像鳄鱼,我们不会分辨不出来谁是大人、谁是小孩。
人类的大人和小孩具有不同的外型。除了人类,猫狗的宝宝也长得很可爱,即便是凶勐的狮子与灰狼,它们的幼崽看起来还是很讨喜。哺乳类动物的一大特征,就是“幼体很可爱”。
哺乳类动物的一大特征,就是“幼体很可爱”。图/pexels
婴儿为什么可爱?
哺乳类动物的婴儿拥有可爱的外型。
人类出生后先是婴儿,婴儿长大是儿童,童年时期的人类依然保有他们的可爱,但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却会渐渐失去这种特质。
蛙类的成体和幼体虽然具有不同形态,但是蝌蚪并不是很可爱;蝴蝶小时候是毛毛虫,反而比较多人觉得毛毛虫恶心,只有少数人认为它们可爱。
既然如此,哺乳类动物的婴儿为什么会可爱?
原因就在于,婴孩需要大人的保护。哺乳类动物具有育幼行为,它们的子代需要亲代的养育。小孩的可爱外形是为了获得大人的保护。乌龟以坚硬的龟壳防身,毛毛虫透过毒毛保护自己,而哺乳类动物的婴儿则是把“可爱”当护身符。
婴儿的宽额头惹人怜爱。图/pexels
婴儿的额头很宽。为什么额头宽看起来就比较讨人喜欢呢?因为大人的脑袋里内建了宽额头等于可爱的程式。 证据就是只要额头宽,不管是不是婴儿看起来都很萌。不过额头宽并不是为了可爱。
如果说红灯是“停止”的信号,宽额头就代表“不可以攻击”与“要保护他”的信号。
对于哺乳类动物来说,大人要保护小孩,小孩要被大人保护。大人与小孩的外型相似却又不尽相同,因为他们肩负不一样的任务。这样说来,小孩的任务是什么呢?小孩的任务很明确,就是“长大”。一个人要有健全的童年,才能成为健全的大人,这就是小孩的任务。
不过近年来人类的大人和小孩越来越难区别了。 总觉得不像小孩的小大人一直在增加,长不大的巨婴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