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较低,很少有出名的女文人、女武将。在明朝就有一名非常低调的才女“夏云英”,她出身文人世家,自幼聪颖过人,13岁便进入周王府工作,凭藉优秀的品德和才能,备受亲王宠爱,能力出众的她却红颜薄命,年仅24岁就患病离世。
夏云英出身文人世家,自幼跟着父亲一起读书,资质聪颖过人,5岁就能记诵《孝经》,7岁开始学《佛典》、《金刚经》等经文,10岁就能作诗、绘画,且精通琴棋音律,以才女的名声在家乡十分出名,另外她还擅长纺织、刺绣等手工艺,同时只要听过、看过一遍的事物,她都能快速掌握,因此备受家人喜爱。
13岁那年,夏云英因为才德入选周王府宫女,最初她担任尚食局司药女官,虽然年龄尚小,仍能明白医术的道理,后来又担任尚仪局司籍女官,每天沉浸在书海,德行和能力日益增长;而且夏云英的心地善良、逻辑清晰有条理,周宪王朱有炖只要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都会询问夏云英的意见,而她的回答也总是很有见识,让朱有炖相当满意。
除此之外,朱有炖自从丧妻后,就再也没娶正妻,夏云英在周王府虽然没有名分,却将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类似正妻的仪表和风范,因此王府上上下下对夏云英都是一片赞赏,朱有炖更是对她喜爱有加。
然而命运弄人,夏云英在22岁罹患疾病,请来名医都无法将她治好,最终在24岁不幸离世,朱有炖伤心不已,并为这位“红颜知己”写下墓志铭,“古称贤妇,惟德为先,才则次之,色又次之,若宫人,可谓全此美矣”,盛赞夏云英品德、才能、美貌三者俱全,而且她虽然备受宠爱,却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努力精通各项才艺、培养正直的操守。
夏云英的文采也非常出色,在24年的人生中就创作出《端清阁诗》一卷、《女戒衍义》一部、《法华经赞》7篇,其中现存3篇诗作,分别为《立秋》、《雨晴》、《秋夜即事》。朱有炖希望藉由自己的墓志铭,让夏云英的故事永垂不朽,同时也为她创作了多首悼亡诗,足以见得2人的感情非常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