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自然科学 > 地震前兆研究的另一条路:慢地震

地震前兆研究的另一条路:慢地震

大家印象中的地震是什么样子呢?是灾难电影中,地震来了就是天摇地动、山崩地裂?还是曾经在新闻上看到路面裂开、房屋损坏?

其实地震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产生原因等分成许多种类。像是火山地震、陨石地震、冰川地震⋯⋯等。如果我们用物理特性来分类,可以把地震分为快地震及慢地震。

什么是慢地震讯号?

一个断层存在着接近脆性变形(可以想象这时地层像饼干一样,受到压力会破碎)的孕震区,当应力累积到极限时,就会发生破裂产生地震;随着温度及压力改变,会慢慢接近韧性变形(这时地层比较像黏土,受到压力不会破碎,而是直接变形,难以累积应力)的稳定滑移区。

当然也存在介于两个性质之间的区域,就是慢地震常发生的地方,累积应力到一定程度时破裂,但又缓慢回弹,形成维持时间长但瞬时能量不大的一种地震,称为“慢地震”。

在 21 世纪前,地球科学家们就有共识,断层依照破裂方式可大约分成两个种类:一种是会被锁定一段时间,发生错动产生地震的黏滑断层(stick-slip faults);另一种则是持续稳定滑移的潜移断层。

慢地震的发现,让我们了解并验证断层的错动方式,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模式,可以像黏滑断层一样累积应力,错动的方式却类似潜移断层。

慢地震的发现

慢地震分成非常多种,像是长微震(Tremor)、低频事件(LFT)、超低频事件(VLF)、慢滑移事件(SSE)⋯⋯等。有些名字很早就被拿去火山地区使用,因为岩浆等流体造成的震动,也会有长微震、低频事件出现。2002 年,日本学者首次发现非火山区的板块交界带出现了长微震。现在学界会特别区分这些微震是属于火山区(volcanic )还是非火山区(non-volcanic)。

开启地震前兆研究的另一条路

为什么近年来慢地震开始受到地震前兆研究关注呢?因为研究发现,这些微震对应力的变化非常敏感,甚至潮汐力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长微震的发生率。那是不是有个可能,地震发生前的应力改变,也会反映到长微震身上呢?

一篇 2017 年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研究期刊》的论文,就以 2010 年甲仙地震(规模 6.4)为目标,研究团队分析地震发生前的长微震发生率。结果显示在甲仙地震发生的 2 个月前以及 3 周前都看到长微震发生率的显着变化!另一方面,研究团队也比较了 GPS 地表位移场的资料,同样发现在这两个时间点出现了异常变化。

除了主震之外,团队还研究了比较大的余震。同样在 2011 年 1 月一场规模 4.2 的余震也看到类似的异常现象。不过,并不是所有余震都能观察到,像是 2010 年 7 月规模 5.7 的余震就没有观察到任何异常变化。研究团队表示,可能是主震造成长微震的影响还在,所以没办法观测到显着的变化。

这也说明了,利用长微震异常作为地震预测的手段还是存在许多限制。但这份研究的确为地震前兆开启新的可能,观察到显着的关联并提出可能的物理机制,为地震前兆研究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