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能魔术般变幻出颜色?字母和数字有各自独特的色调?某些声音听上去会令人发痒?这些天方夜谭般的感官混合被科学界称为“联觉”(Synesthesia),其案例最早出现在130多年前。不过,这种实实在在的体验的真正原因,迄今为止对人类而言都还是个谜。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项有关联觉的研究结果。因联觉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在三个拥有联觉的大家族的帮助下,研究者们识别出了少量基因,其中几个基因参与了大脑不同区域内部和之间的神经元的连接,或许这有助于解释联觉产生的原因。更多数据显示,在接收和加工视觉和听觉信息的大脑区域的发育过程中,这些基因很活跃。
科学家们曾有个假设,即联觉是由处理我们感官的大脑区域之间的高度连接引起的,而最新研究佐证了该假设。概括讲,就是密集的、迷宫般的感官网络载满了信号,这些信号可能会互相溢出到其它区域,或者过多的连接连通了不同的感官系统,从而打破了大脑的“模块化”。
此项研究团队的领导人,马普心理语言学研究所的费舍尔(Simon Fisher)希望早期的基因分析能帮助解释联觉。他们也推测,这种研究终有一天也能够帮助解释其它涉及到大脑连接的症状,比如自闭症。
研究者们收集了三个家族成员的基因材料,从每家的三代人中选出四至五名已临床确认有联觉症状的人(联觉人)。这些家庭来自剑桥联觉研究小组的数据库,都有着同样的将声音与颜色关联的联觉症状,在以前也参加过类似研究。
研究者们使用全外显子定序技术对被译为蛋白质的DNA区域进行解码,并通过筛选编码,挑选出37个看上去与遗传联觉有关的基因变异。三个家族所有联觉人的这些基因变异都不相同,这也证实了早期剑桥学者们的猜测,即有很多不同的基因变异会导致联觉的产生。
但研究者们这次确定了一些特别的基因,其中已知有6个参与了神经纤维的细胞迁移和生长,而这些对于生成大脑内部的连接和网络都必不可少。基于以前对基因活动研究和蛋白质层级测量的数据,研究者发现,这些基因活跃在大脑感官区域中,而且在幼年时期这些区域的发展阶段也很活跃。
研究者们推测,大脑连接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伴随着早期的生活经历,可能导致联觉人在音乐会上形成独特的二次成像(比如C♯ 是橘黄色的, B♭是深棕色的)。
不过,对于这种感觉统合的健康变异之根源的研究还只是个开始,科学家们需要完成大量工作来证实,这些已被识别的基因确实导致联觉现象的产生,并需进一步解释其参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