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3 年 11 月卫福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肺癌一年的新增病人数已经超越大肠直肠癌,成为每年癌症发生人数之最。
可怕的是,肺癌在癌症之中有三个之最:死亡率最高、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的比例最高、医药费也最高。现在再加上发生人数最高,堪称从癌症四冠王。
你说肺癌是抽烟的人的事?错!台湾抽烟人口比例在全球排名 30,比日本、韩国、中国和多数欧洲国家都还低!显然抽烟并不是肺癌的唯一主因!那难道是二手烟?还是空污惹的祸?还是台湾人的基因天生脆弱?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远离肺癌?
肺癌特别在哪?癌症和基因有关吗?
肺癌人数的增加,其实与 2022 年 7 月开始推动肺癌筛检的政策有关。
随着筛检量的上升,近年内肺癌的确诊人数预期还会再往上。
原来是因为筛检量啊,那就不用担心了。但换个角度想,这才是肺癌最可怕的地方,它可能已经存在在很多人身体里,而我们却没能发现它。肺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高达 50% 的患者发现时已经是第 4 期。届时不只肺部遍布肿瘤,癌细胞可能还转移到大脑、骨头等器官,让治疗变得加倍困难。
对付肺癌,最关键点是愈早发现愈好。按照国健署统计,如果第 1 期就发现,5 年存活率可达九成以上,第 2 期发现降为六成,第 3 期存活率大约三成,一旦到第 4 期,仅仅剩下一成。
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预防,打从一开始就不让癌细胞诞生。
那么我们就要先了解问题到底是出在环境,还是你、我身体中的基因? 过去关于肺癌的遗传研究,多半以欧美国家为主,套用到我们身上总有些牛头不对马嘴。幸好,我这里一份以中国台湾人为主角的大规模研究报告,将为我们揭露答案。
这份研究是由中央研究院团队主导,结合中国台湾大学、台北医学大学、台中荣总等单位的研究,还登上生物领域顶尖期刊《Cell》2020 年 7 月的封面故事。非常具有权威性,不能不看。
图/PanSci YouTube
同时,这也是全球第一次完整剖析东亚地区肺癌的成因。他们的主题很明确:“为什么不吸烟也会得肺癌?”
在西方,肺癌病人里面只有 20% 左右的人不吸烟。但是在中国台湾,却有超过一半的肺癌病人都不抽烟,显示有其他致癌要素潜伏在基因里作怪。另外,台湾肺癌病人的男女比例和西方人也大不同,台湾女性通常更容易罹患肺癌。 为了瞭解肺癌,研究团队取得肺癌病人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解读 DNA 序列和蛋白质表现量,最后鉴定出 5 种和西方人明显不同的变异特征。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一种 APOBEC 变异,因为它有可能是台湾女性为什么容易罹患肺癌的关键。
这种变异特征属于内生性的,也就是人体机制自然产生的 bug。
APOBEC 不是指单一基因,它是细胞内负责编辑 mRNA 的一组酵素,包含 11 个成员。主要功用是把胞嘧啶核苷酸(C)转变尿嘧啶核苷酸(U)。简单来说,APOBEC 原本是细胞正常活动的一环。但因为它有改写核酸序列的能力,在 DNA 修复过程同时活跃时,就很有可能出事。这就像是一个创意丰富的奶奶,看到破损的古画,就在没和别人讨论的情况下上去东凑西补,用自己的方式重新修复了这件艺术。一个与原本不同的突变细胞可能就这样产生了。
APOBEC 变异在台湾女性病人身上特别明显,举例来说,60 岁以下没有吸烟的女性患者,就有高达四分之三有这种变异特征。研究团队认为,APOBEC 出错造成的基因变异可能是导致女性肺癌的关键。 除了内生性变异,另外一个容易导致肺癌发生的,就是周遭环境中的致癌物。
致癌物有哪些?
研究团队总结出 5 种肺癌危险物质:烷化剂、辐射线、亚硝胺(Nitrosamine)、多环芳香烃(PAHs),还有硝基多环芳香烃(Nitro-PAHs)。
其中,亚硝胺类化合物主要来自食品添加物和防腐剂,多环芳香烃大多来自抽烟和二手烟,硝基多环芳香烃则是透过汽机车废气和 PM2.5 等毒害肺部。
图/unsplash
他们进一步分析,大略来说,女性在不同年纪,致癌因素也有差异。60 岁以下的女性肺癌病人,APOBEC 特征的影响比较明显;70 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和环境致癌物的相关度比较高。 既然找到致癌原因,我们该如何着手预防呢?你知道肺癌,其实有疫苗可打!?
空气污染和肺癌有关吗?有没有癌症疫苗?
想预防肺癌,有 2 种对策,一种是“打疫苗”,一种是“抗发炎”。
是的,你没听错,英国牛津大学、跟佛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还有伦敦大学学院在 2024 年 3 月下旬公布,他们正在研发一款预防性的肺癌疫苗,就叫 LungVax。它所使用的技术,和过往牛津大学协同阿斯特捷利康药厂制造 COVID-19 AZ 疫苗时的方法相似。
他们已经募到一笔 170 万英镑的经费,预计未来两年资金陆续全数到位,第一批打算先试生产 3000 剂。不过,关于这款肺癌疫苗,目前透露的消息还不多,我们挺健康会持续追踪这方面研究的进展。
-----广告,请继续往下阅读-----
在疫苗出来之前,我们还有第二个对策:抗发炎。发炎和肺癌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先回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空污会提高得肺癌的机率呢?
一个很直观又有力的推测是,空污会导致肺部细胞 DNA 突变,因此而催生出肿瘤。
图/unsplash
但是修但几勒,科学要严谨,不能只看结果。科学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表象和真实截然不同的事件,空污和肺癌会不会也是这样?
2023 年 4 月《Nature》的一篇封面故事,明确地说:Yes!肺癌真的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广告,请继续往下阅读-----
其实早在 1947 年,就有以色列生化学家贝伦布鲁姆(Isaac Berenblum)质疑主流观点,他提出的新假设是:除了 DNA 突变以外,癌细胞还需要其他条件才能坐大。用白话说,就是肺癌是个会两段变身的游戏副本头目,正常细胞先发生变异,接着再由某个条件“扣下扳机”,突变细胞才会壮大成肿瘤。
也就是説,只要拦住任一个阶段,就有机会能防范肺癌。假如这论点正确,全球肺癌防治的方向将会直角转弯。
《Nature》的研究支持这个假说,扭转了过去 70 多年来的看法。在这项里程碑研究中,台湾也是要角。
时间回到 2020 年,《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一份针对 20 种致癌物质的研究报告,包括钴、三氯丙烷和异丙苯等,但注意,这研究指出这些致癌物大多没有增加实验鼠的 DNA 变异量。
这个现象实在太违反直觉,过了 3 年,疑团还是悬而未决。直到《Nature》的跨国研究出炉,才解开部分谜底。
英国伦敦佛朗西斯.克利克研究所主导 2023 年的一项研究,他们锁定对象为肺腺癌。肺腺癌是典型“不吸烟的肺癌”,台湾每 4 个肺癌病人就有 3 人是肺腺癌,尤其是女性肺腺癌患者有高达九成不抽烟。 为了抽丝剥茧探明空污和肺癌的关系,研究团队聚焦在肺腺癌患者常发生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变异,缩写 EGFR。他们收集英国、加拿大、韩国和台湾四国大约 3 万 3 千名带有 EGFR 突变的病人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发现 PM2.5 和肺腺癌发生率有显着关联。研究团队进一步用小鼠做试验,把小鼠分成吸入和未吸入 PM2.5 两组,结果发现吸入组更容易长出恶性肿瘤。
到目前为止都还不算太意外,然而,团队切下肺部细胞、分析 DNA 以后发现,DNA 的突变量居然没有明显增加!但是有另一件事发生了:堆积在肺的 PM2.5 颗粒会吸引免疫细胞从身体各处聚集过来,并分泌一种叫做 IL-1β 的发炎因子,导致肺组织发炎。
这下子有趣了,根据克利克研究所团队的检验结果,估计每 60 万个肺部细胞有 1 个带有 EGFR 突变,这些细胞在发炎环境里会快马加鞭生长。相反的,当他们给小鼠注射抑制 IL-1β 的抗体,肺癌发病率就跟着下降。 《Nature》一篇评论引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分子肿瘤学专家波曼(Allan Balmain)的看法。他总结说,空污致癌的主要机制,可能不是因为空污诱发了新突变,而是持续发炎会刺激原本已带有突变的细胞生长。换句话说,本来在熟睡的坏细胞会被发炎反应“叫醒”。
这会给肺癌防治带来巨大冲击,这样一来,问题就从“用公卫或医疗方法防止 DNA 变异”变成了“如何抑制发炎”。
人体的细胞每天不断分裂,用新细胞替换老旧细胞。但是这就像工厂生产线,良率无法百分百,组装几十万产品难免会做出几件瑕疵品,也就是带有基因突变的细胞。换句话说,从自然界角度来看,DNA 变异是一种自发现象,医疗手段实际上几乎不可能阻止。
但是,降低发炎却是有可能做到的,例如注射抑制 IL-1β 因子的抗体。不过,就公共卫生来说,要给几千万人施打抗发炎因子药物根本不切实际,因为太花钱,而且也可能造成其他的副作用。 波曼在《Nature》评论里建议,透过简易可行的饮食方式来降低体内发炎,或许有机会减少某些癌症的风险。这也就是说,科学家应该重新回来审视,怎样把每天的生活点滴点石成金变成防癌手段。
图/unsplash
这也等于预告了肺癌的下一阶段研究方向,除了内科、外科医疗科技持续精进,寻求预防恶性疾病的最佳饮食要素,也成为聚焦重点。
也想问问你,关于肺癌,你最看好的下一个突破是什么呢?
希望有筛检技术 2.0,不但百发百中,如果连X光都不必照,只要抽血就能顺便验出有没有癌细胞,那该多好。
当然是癌症疫苗,最好是能一劳永逸。
科学证实有效的抗发炎防癌食物组合,我一定立刻加入菜单,不过还是希望味道要好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