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日本出版了一本畅销书《2017最大的质数》,整本书只有写一个数字“2的74207281次方减1”,光一个质数就印了719页,足有2233万位数,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数到底有多么大。更莫名其妙的是,这本书居然卖得极好,就连出版商的吓了一跳。
这么大的天文数字,究竟是花多少时间算出来的?而下一个数字又何时会出现?这可能是我们看到新闻的疑问,但相信人们更好奇的是,人类为何要一直用超强电脑找“最大质数”,就算找到了又有甚么意义,是吃饱太撑吗?难不成每年都要出一本《最大的质数》?
俗话说“数学为科学之母”,人类研究数学的行为本身,起初都没有目的性,纯粹只是为求真理,但这些看似没有用的理论与计算,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科学工具。17世纪牛顿、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时,相信也没甚么人觉得有用,但如今积分的数学原理,却奠定了现今工程学的所有基础,路上的桥墩与路面,都是千千万万的数学所构成。
但这些都不足以解释为何人们要不断找“更大的质数”,这些跟我们的生活有相关吗?
事实上是有的,但就现阶段来说,与“数学难题”有比较大的关系。近期学术界最大的新闻,便是在9月24日,英国麦可·阿蒂亚爵士宣称他破解了“黎曼猜想”,这是个数学界159年以来未解的谜题,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在2001年甚至不惜端出100万美元奖金,来给解决这个难题的人。
由于数学的部分实在太难了,简单来说,黎曼是个超级数学天才,他生平前找到了一个跟质数表达形式有密切关系的公式,只是他无法证明这是否正确。
。
为了解决这个名誉与奖金,无数的数学家投身进入研究,但也都无法证明它,既然无法证明它是对的,那我只要找到反例就行了,于是无数的科学家开始使用电脑与大型计算机,不断算出新的质数来验证“黎曼猜想”,也就是说,这些每年找“最大质数”的閒事,其实是科学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2001年IBM甚至开启了科学项目“ZetaGreat”大型计算机,计算了1兆个数字,发现全部都符合黎曼的预测,也就是说,黎曼猜想是对的,但没有人可以证明,只能无限地运算更大的数字来推翻。
看起来这些科学家的行为是很疯狂,但事实上质数就是大自然中的神秘语言,如果能解开质数之谜,那么也许有生之年我们的生活将会彻底被改变。
许多化学材料的临界性质、河上的钢铁桥墩、都与微积分科学息息相关,越到了近代,科学的进展与发明,绝大部分都是伴随着数学理论前进。而自然中,也有着与质数有关的趣事,最经典的例子便是北美地区栖息的“周期蝉”,这种蝉的幼虫钻入地下,会待上“十三年”或“十七年”,等到时间到后才破土而出,蜕变为成蝉进入繁殖期。因此美国人常发现,每隔13年或者17年,蝉的数量就会突然暴增,夏天会变得特别吵。
面对这种诡异现象,生物学家就解释,这在物竞天择下演化而来的,原先可能还有有12年、14年、15年蝉,但他们都被“淘汰”了。生物学家推测13年与17年蝉能活下来的原因,大致上与质数的性质有关,在够短的时间内,“13年蝉”与“17年蝉”很难与其他物种强势期“同时撞期”,这使得蝉的有很强的躲避天敌的特性。
2013年时,17年周期的雌红眼蝉在美国大爆发,一时蔚为话题
假设蝉的天敌每6年会迎来一次大量出没(与生命周期、世代交替有关),在这种条件下,13年蝉每隔78年才会遇到一次灭绝危机(最小公倍数78),17年蝉则是每隔102年才会遇到一次灭绝危机。而要让这两种完全灭绝,也就是两种蝉同时出土又遇上天敌强势期,要隔1326年才有一次机会。
如果将蝉的地底休眠周期改为10与12年,那么各自在30年与12年时就会撞到天敌强势期,三种同时碰期的时间也会缩短到60年,在一定期间内,跟天敌越少撞期,就代表生存能力越高,越不容易被灭绝,因此科学家认为,是因为13与17的质数性质使得北美的蝉能够存活至今。
例如他们的天敌螳螂
在电脑与网络科技与通讯协定上(例如WI-F密码),最普遍使用到的加密法是“RSA演算法”,原则上就是拿两个很大的质数(例如A跟B)相乘,算完后把数字公布,问大家知不知道这组质数因数是什么(即是A,B分别为多少)
由于数字太大了,除非解谜者事先知道A或B是多少,或者拦截到其他提示,不然只能透过电脑暴力破解,用质因数分解的方式来破解答案,所需计算的时间非常的漫长。
在1980年,RSA密码学开始大肆入侵金融界与通讯界,改善了网络加密传输与通讯协定的安全性。只要A乘上B值够大,那么电脑就需要花上更多时间来破解加密。可想而知,随着电脑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质数被写在质数表上,银行势必要不断更换更大的A值与B值,以杜绝骇客的破解,由此寻找更大质数就成了一个需求。
在密码学领域里,只要有更多的质数列表可供使用,骇客就能缩短破解RSA演算法的时间
在大自然中,也许还有更多的质数被隐藏着,我们不清楚,那是源于我们对质数的不了解。这就是为何科学家要花大钱悬赏“黎曼猜想”,因为如果解决这个疑问,很有会引发一批新的“科学大革命”,让我们发现宇宙万物中,我们从来不知道的规律。
有些人贫困一生,钻研数学与科学,就是为了让我们更能够看得更远,但这些难题太难了,甚至默默无名就这样结束一生的人太多太多。
我们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有的时候我们脚踩的,是不少有才华洋溢的科学家尸体,他们是为了人类科学文明所牺牲的烈士。这种壮烈牺牲,你们怎么可以说他们是骗经费,没有意义、与人类生活无关的知识呢?
微积分共发明人牛顿画像(图/达志/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