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可以随着海底而改变自己的颜色,好比图中的新西兰菱鲽(Rhombosolea plebeia)。 PHOTOGRAPH BY ROSS AND DIANE ARMSTRONG, NATIONAL GEOGRAPHIC
优游在东太平洋圣贝内迪克托岛海底的狮鲆(Pacific leopard flounder, Bothus leopardinus)。 PHOTOGRAPH BY NORBERT PROBST, ALAMY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Liz Langley 编译:曾柏谚):对比目鱼而言,总是觉得所有的事情都被盯“上”了。
这些“善变”的艺术家虽然眼睛长在头顶上,却神奇地能够模仿他们躺着的地面,这可让读者按捺不住而举手发问:“如果比目鱼的眼睛长在头上,它们怎么知道自己下方发生了什么事?”
大大小小的比目鱼遍布全世界,从八公分大的裸吻副棘鲆(Citharichthys gymnorhinus)到将近三公公尺长的太平洋大比目鱼(Hippoglossus stenolepis)都有,对老饕们来说这一类的鱼肯定不陌生──多宝鱼(turbut, Scophthalmus maxima)、牛舌鱼(sole, 舌鳎科Cynoglossidae)还有皇帝鱼可都算在内呢。
在佛州自然史博物馆任职的乔治·柏吉斯(George Burgess)说道:“就像卡通里演的那样,所有比目鱼的眼睛都长在身体同一侧。”
真“相”不只一个
巴尔的摩国立水族馆的杰克·库柏(Jackie Cooper)提到:“虽然比目鱼无法直接观察到身子下方的情形,不过多亏了那对从头顶冒出的眼睛,它们对于周遭环境如何可是一清二楚呢,而且还能各自独立活动,这更大大提升了它们的视野。”
柏吉斯说:“当比目鱼在某个地方停下来的时候,眼睛会将环境的讯息传给大脑,大脑再将这讯息传递给皮肤,而在皮肤上诸如黑色素细胞等色素细胞,则可以借由扩张或收缩来改变体色,进而『隐身』在背景之中。”
举例来说,将色素细胞扩张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深色一些。
柏吉斯表示:“不用说也知,道这一连串的神经调控实在有够复杂,难怪比目鱼需要耗上二到八分钟的工夫。”
眼睛上哪儿
相较比目鱼运用双眼,更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怎么会长成这样?
比目鱼不是天生就是“比目”鱼的,它们小的时候看起来就跟普通菱形状的鱼没两样,柏吉斯说:“连眼睛都还是好好的两侧对称著呢。不过随著成长,它们的眼睛逐渐往头顶移过去,最终在同一侧靠拢。”当然了,不仅是眼睛,这可需要整个头骨协力完成的大工程。
柏吉斯接着说:“就像小婴儿头顶的囟门一般,这个时候的比目鱼骨头非常有弹性,当眼睛移动的时候,骨头也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弯曲。”
在那只移动的眼睛下方,有块比目鱼专属的骨头,这给了它们这副有点傻气的模样。来看看比目鱼惊人的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