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宫之中,有两种人是皇家不轻易责罚和打骂的,那就是御厨和御医。因为这两种人负责皇家的饮食和健康,是最容易威胁到皇帝和后妃们生命安全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皇家独特的饮食文化——吃菜不许过三匙。
康熙爱吃什么?雍正爱吃什么?乾隆爱吃什么?恐怕谁也不知道。不但外人不知道,就连那些给皇帝做饭的御厨们也不知道。
为什么?因为不让你知道、不许你知道!
谁要胡说皇帝爱吃什么菜,爱吃什么点心,小心脑袋搬家。因为,这在皇宫之中是个大忌讳,是绝对不许胡乱谈论这些的。
因为皇家担心这些事情,一旦被心怀不轨的人知道了,会作出对皇帝不利的事情出来——下毒!
一般来说,宫里的什么事情都要上档的,可是皇帝、后妃们最爱吃什么,绝对不能写。因为这是不许让外人知道的。
即使你意外知道了,也不能说,谁说谁掉脑袋。
所以,皇帝每次吃饭的时候,一百二十几样菜全部摆上饭桌,让皇帝随意挑选。皇帝今天爱吃这个,明天也许爱吃那个,根本不能让其他的人猜透了他喜欢吃某个菜。
皇宫中还有一个严格的规矩,叫做‘吃菜不许过三匙’。平常帝后们吃饭很遵守这个家法。如果要是在大的节庆日子里,这种家法就显得特别严肃了。
当然,这也是处于安全方面所考虑的。
那么,有人要问了,如果有的皇帝和后妃是个吃货,有时候控制不住,一连吃了某道菜达到三次了呢,怎么办?
这时候,侍立在一旁的太监,就会主动站出来,喊一声‘撤’!
那么,这个菜十天半个月就不会露面了——这个喊‘撤’ 的太监是执行家法的。吃饭的时候,皇帝和后妃们也得服从这个执行家法的太监。
之所以清朝留下这样一个家法,是告诫皇家后人,要在饮食上小心谨慎,切勿贪食,免遭毒害。
毕竟,哪一朝、哪一代的宫里头,都有不少因为在饮食上不小心而暴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