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学习第二外语是非常重要的事,然而不只是现代人,就连古代人也会学习外语,只是当时学习的语言,可能会受到地域、宗教所影响;有趣的是,在清朝晚期有不少人开始学习英文,然而当时的教材竟使用中文来标示读音,念起来简直就像“天书”一样难懂。
先秦时期,中原周围有许多不讲中文的民族,需要懂外语的人来帮忙翻译,在《周礼》中,担任翻译官的人被称作“舌人”,然而他们的工作量并不大,因为大多数外来民族都必须与中原民族交流,所以会自学中文,像洛阳城附近的戎人,不但熟悉《周礼》,对于《诗经》也能倒背如流。
因此在先秦文献中,外来语非常稀少;到了汉代与匈奴对战的期间,才又引进了100多个匈奴词汇,像是“祁连”意指天、“单于”则为广大之貌的意思,后来被匈奴用来称呼部落联盟的首领。除此之外,古人受到佛教影响,当时最感兴趣的外语为“梵语”,不少大人物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会讲上几句,像是东晋权臣王导就曾对胡僧说过:“兰阇,兰阇”,用以赞美他人,而精通梵语的人则会帮忙翻译佛经,像是南朝的法显、唐代的玄奘等。
不过唐朝以后,人们对于翻译佛经的兴趣越来越低,梵语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人们也不再学习其他外来语言,直到清代末期才又开始学起英文,根据《成都商报》报道,四川成都一名男子收藏了一本咸丰10年印制的英文教材,每一页都写有相互对应的中英文句子,以及用中文标注的英文读音,比如“托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为”其实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孙广平博士,在一篇关于晚清英语教科书发展中介绍,当时的英文教科书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在1807年到1840年,大多都是清朝人自己编写的教材,因此以中文标注英文读音相当常见,像是广州流行一本叫做《鬼话》的小册子,以“曼”代替“Man”、“土地”代替“Today”,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就曾批评这些小册子的“发音很糟糕”。
1840年到1895年为英文教学发展期,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出现不少西式学堂,由美国人编写的教材中,开始使用音标为英文字母标示读音;第三阶段则是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便开始引进一些原版的英文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