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里的“岩芯”。 话你知: 什么是岩芯? 岩芯是根据地质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岩芯环状钻头及其他取芯工具,从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是研究和了解地下地质和矿产情况的重要实物材料,个别岩芯中会带有古生物化石。
岩芯经雨水冲刷后露出“小贝壳”。
在老沙岛发现的牡蛎壳和藤壶。
据广州日报(黄健源):近日,三水地质爱好者赵灿辉发现,在北江大堤边的一处工地里,地质钻探的“岩芯”,经雨水冲刷之后露出了大量的“小贝壳”一样的物体。无独有偶,赵灿辉还在不远处的北江老沙岛边的石头里,发现了牡蛎和藤壶。“这是海陆交汇地区最常见的一个环境标志。”地质与古生物专家张显球研究认为,这些贝壳类距今约6000年。“化石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说明海水曾入侵到三水西南地区。”张显球认为,这些化石是6000年前古海岸线的又一证据。
发现:海生生物化石出现在三水
发现1:工地岩芯藏着“小贝壳”
赵灿辉告诉记者,近日他经过三水西南北江大堤边的一处工地,发现地质钻探的岩芯经雨水冲刷后,露出了大量“小贝壳”一样的物体。
据了解,这些岩芯从地下七八米的地方钻探取出,用来确定工地施工的地质条件。记者看到,这些“小贝壳”有的像是河蚬,有的像是田螺,但个头都比较小,最大的直径也不足一厘米,小的仅一两毫米。
发现2:江边岩层里“长”着牡蛎
同时,赵灿辉还在不远处北江老沙岛的江边,发现了不少牡蛎壳等物体。和在工地岩芯的小贝壳不同,这些牡蛎壳个头较大,直径有七八厘米,个别达到十厘米。赵灿辉说,这些牡蛎壳和江边的石头“长”在一起,不像人为倾倒。“牡蛎生活在海边,为什么会出现在三水?”赵灿辉前去请教地质与古生物专家张显球。
专家:贝壳直径最大只有两三毫米
记者看到,经张显球整理后的化石,最大的贝壳直径确实不足一厘米,还有一些微体化石,细小如粉末。经过连日研究,张显球告诉记者,据初步研究,这些岩芯里的化石主要包括腹足类、双壳类、介形虫、有孔虫四大类。其中,腹足类至少有八九个属,包括小旋螺、长土蜗、雕饰拟沼螺、散头狭口螺、帆螺、类似银足螺等。双壳类有两类,一类是篮蚬,另一类未定。此外,这些化石还包括至少六种介形虫微体化石,以及有孔虫化石。
意义:可作6000年前古海岸线新证据
“这些化石在当地是新发现。”张显球说,这些化石在三水农科所东边的工地发现,他还专门到发现地点进行考察。“有孔虫等化石属于海相化石,与海水关系密切,有海水的地方才有它。”张显球说,这些化石距今约6000年,当时属于高海面时期,说明海水曾入侵到三水西南地区。“化石对研究当时的环境很重要,这些化石可以作为当时古海岸线的新证据。”张显球说。
对于在老沙岛发现的牡蛎等大件贝壳,张显球说,这些贝壳分为牡蛎和藤壶两种,距今时间也是约6000年,是生活在海水高潮面和低潮面之间的典型生物,这两处发现的化石都说明了当时三水西南一带是半咸水环境,属于咸淡水交替地区。
延伸:三水盆地与古生物化石
此次发现贝壳类化石的地方正是盛产古生物化石的三水盆地。近年来,三水盆地陆续发现大量鱼类、蛙类、龟鳖类、鳄类、蜥蜴类、恐龙类、鸟类、哺乳类等脊椎动物化石,以及腹足类、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化石,还有藻类等微体化石和植物化石,共20多个门类。在此之前,本报已多次报道三水盆地发现古生物化石的消息。
据了解,三水盆地不仅指现在的三水地区,它位于珠三角西北部,北至清远,南至南海九江,西至高要广利,东至广州黄埔港,范围约3300平方公里。三水盆地形成于1.3亿年至4000万年前,最早是一片广域的河流,经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沉积演化为盆地。
早在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赴华考察,首次在三水河口北江边采获植物化石。此后,国内外地质学家纷纷踏足三水,地学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鼎盛,有关三水盆地的内容频现国内外地学著作,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参观考察。地质与古生物专家指出,三水盆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保护化石,化石挖掘、收集都应积极与有资质的研究所合作,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鉴别、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