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之所以让人毛骨悚然或欣喜若狂,除了来自于“未知”,更重要的是我们无法预期外星人会跟人类产生怎样的互动,包括在性爱上的互动…。
除了幽浮、阴谋论、外星基因等相关的研究,最让人们“有感”的,大概就是与外星人的“亲身接触”(Close
Encounter)。美国天文学家约瑟夫·艾伦·海尼克(Josef Allen Hynek)曾参与过美国空军所主导的幽浮调查计划,包括信号计划(1947-1949年)、怨恨计划(1949年-1952年)和蓝皮书计划。
▼约瑟夫是20世纪美国军方的幽浮调查专家,也是最早以科学方法系统展开大规模目击报告的人。史蒂芬史匹柏于1977年拍摄电影《第三类接触》时,特别邀请约瑟夫于压轴客串演出。
约瑟夫生性保守,起初对于各种幽浮事件抱持怀疑的态度,但在研究了上百起目睹报告及民众的访谈后,他将人类与外星人的接触分成了三种类型。
第一类接触
目击一个或多个不明飞行物体,如飞碟、奇怪光体或不属于人类科技的飞行物体。
第二类接触
目击一个或多个不明飞行物体,并给目击者及周遭环境带来相关的物理反应,包括:热力或辐射、地形损毁、身体麻痺
、使动物受惊吓、干扰引擎或电视及电台的接收、使目击者失去目击不明飞行物那段时间的记忆。
第三类接触
看清了UFO,特别是看清了其中载的类人高级生命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往往是通过心灵感应,与外星人交谈。
由于约瑟夫是位实事求是的科学家,在人类与外星人的互动上,只做了三种严谨的分类。但后人很快便觉得这三种类别并不够用,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目击者开始宣称自己曾被外星人绑架,或遭受不明的侵入性实验。因此又有了第四类接触的说法。
第四类接触
人类直接与UFO或外星生物接触,其方式有被劫持、被检查、被进行实验等。
在此之前,人类对于外星人的作为一直采取被动的的姿态,对于外星接触也采取消极甚至怀有敌意的立场,唯恐人类被抓去做实验等等。但国外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人类也可以透过“自愿”的方式与外星文明进行沟通。
一支由Steven M. Greer博士主导的团队“外星智能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CSETI)或许是目前最积极又活跃的幽浮调查科学团队,他们的目的是主动联系外星生命,希望与外星生命产生正面的交流。CSETI替外星接触新增了一个类别,成为“第五类接触”的创始者。
第五类接触
意义上是指透过人类自发或双方合作,以一种有意识、自愿性和积极主动的方式与外星文明沟通。就是从地球上发射飞行器或电磁波,访问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嗣后,受到各种目击报告与科幻电影的影响,幽浮研究者也假想出各种不同的互动情形,尽管在实际上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在理论上,研究者认为尚有两种类别需被特别提出,也是所有与外星人的互动模式中,最令人感到棘手又恐惧的情形:
第六类接触
被外星人所伤甚至造成死亡。
第七类接触
人类与外星人结合生出外星地球人之混种小孩,也称之为星际小孩(Star Child)。
在过去,外星接触的目击事件多属孤例,往往口说无凭,影像也难以判断真伪。但随着手机及拍摄工具的普及,可以想见,未来在天空中有任何不明飞行物的迹象,同一时间就会有海量的目击者。很可能在有生之年,某一类接触就会发生在你身上,但希望不是最后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