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位于宜居地带边缘的行星存在较长的冰河时期,大气层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利于复杂生命形式的孕育。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地球处于太阳系“宜居地带”中部,这里适宜生命存活,地球具有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适度的热量可保持液态水存在。但是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位于恒星系统宜居地带边缘的行星却存在显著差异,这一边界区域对于生命而言非常危险,存在较长的冰河时期,以及短暂的温带气候。科学家指出,这一状况非常不利于类似动物的复杂生命存活,但可能存在某些简单的海洋生命。
这一气候循环基于长期碳循环变化,蓝色地球太空科学研究所科学家雅各布-哈奇-米斯拉(Jacob Haqq-Misra)是该项研究负责人,他进行一项研究计算出宜居地带的限制条件。一篇标题为“有限循环可以减少宜居地带宽度”的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据悉,米斯拉的这项最新研究受到2015年发表在《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上的一篇研究报告的启发,研究报告中对宜居地带碳-硅酸盐循环进行了探索分析,作者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克里斯汀-蒙诺尤(Kristen Menou)。
正常情况下,一颗冰冻行星如果火山喷发释放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逐渐会使这颗行星变得温暖,冰川融化,行星变得适宜生命存活。一旦达到这些条件,这颗行星的气候将被认为处于稳定状态。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大气层具有较高浓度二氧化碳的行星可以逆转进入冰河时期。行星表面岩石将很快侵蚀,因为溶解二氧化碳的雨水含有较高的酸性,尤其是会导致行星表面没有陆生植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岩石将吸收大量来自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气体,这颗行星将逐渐寒冷,表面再次冻结,进入一个新的漫长冰河时期,直到火山喷发释放充足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再次临时地使气候转暖。
米斯拉说:“我们通过设计一个具有更多物理现实意义的研究模型,进一步地扩大延伸了这项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个详细的二氧化碳冷凝表示法,这对于分析宜居地带边缘区域行星冷却降温现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