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国人第二大死因,仅次癌症,研究更发现,心脏病发救回一命后,罹癌风险却会增高,但原因始终是谜。最近以色列科学家发现,损伤心脏细胞会大量释放微小细胞外囊泡(SmallExtracellularVesicle,sEV),能帮助心脏修复,却会助长癌细胞生长。结果刊登于知名医学期刊《循环》(Circulation)。
研究员和临床医生长期观察到心脏病患罹癌风险也更大。有研究显示,心脏病发者,罹癌风险大增超过七倍。科学家试图了解两者的因果关系,有些研究说可能与心脏病导致发炎程度增加和荷尔蒙平衡变化有关,但多半是观察性研究,无法提出确切因果关系证据。
台拉维夫大学(TelAvivUniversity)科学家认为,几种荷尔蒙及发炎因子应不足以导致显著因果关系,转而研究sEV的可能性,因这微小囊泡含数千种生物分子,举凡蛋白质、细胞激素、脂肪及RNA等皆在其中,可谓无所不包。
用药物修复心脏损伤也有副作用
团队分析心脏病发后心脏细胞分泌的sEV后发现,含更多促进癌细胞生长的细胞激素、蛋白质及微小RNA(microRNA),sEV促进肺癌及大肠癌细胞生长作用更为明显,黑色素细胞瘤及三阴性乳癌癌细胞较不受影响。将sEV注射长肿瘤的小鼠会使肿瘤恶化,相反的,以药物处理抑制心脏病发后sEV分泌,可阻挡心脏病发对恶化肿瘤的促进作用。
然而减少sEV分泌虽有效抑制癌症恶化,却会影响心脏修复。团队尝试各种策略:以药物治疗患者心脏损伤,分泌较少sEV。实验小鼠心脏衰竭初期就以药物(spironolactone)给予治疗,心脏分泌的sEV减少30%,肿瘤生长也明显受阻。
虽然spironolactone效果令人鼓舞,研究员对临床使用药物的可行性持保留态度,因会造成乳房增生副作用,是雄激素和雌激素失衡引起男性乳房增生症状。无论如何,领导研究的JonathanLeor教授表示,完全了解sEVs与肿瘤关系前,人们应养成良好运动和饮食习惯,可预防心脏病发,还能避免罹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