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由来众说纷纭,较为人所知的,是先祖黄帝立下的规定。(示意图/达志影像)
经常看古装剧的人对于“送入洞房”一词肯定不陌生,许多诗词歌赋也经常以“洞房”来形容新婚之夜,但似乎很难将两者进行联想。事实上,“洞房”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有名的是出自先祖黄帝阻止群婚、建立一夫一妻制所立下的规定。
根据网络综合报道,远古人类实行的是野蛮的群婚制度,类似杂交,也因为男女关系复杂,经常发生抢婚事件,不仅是男抢女,女争男的情况也时有所闻。部落之间也常常因为抢婚产生纠纷,甚至发生战争,日子不得安宁。
黄帝担心抢婚事件会影响部落之间的团结,甚至一再掀起战争,于是想出一招,当男女婚配时,将两人送进事前准备好的洞穴内,并在洞穴周围堵起高墙,只留下仅能通过一人的出路口,如此一来就能防止他人闯入抢婚,也能避免遭到野兽袭击。
新人的生活饮食则由男女双方父母代办,两人待在洞穴的时间长则3个月,短则40天,为的就是让两人熟悉彼此,培养感情基础。
此后有不少民众纷纷仿效,抢着替自己的儿女挖洞穴当婚房,而“送入洞房”一词也渐渐成为新婚之夜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