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密之前扒拉了不少连环杀手,比如之前那个全球连环奸杀案,这次要给大家带来的是英国奇案,一对情侣专杀孩子,他们被称为“沼泽杀手”也是英国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杀手。他们就是米拉和伊恩。是什么原因让这对情侣对5名儿童实施了杀害,一起和小密来看看吧!
2002年11月15日,英国臭名昭著“沼泽杀手”之一凶犯的米拉•亨德利 (Myra Hindley) 在西萨弗克的一家医院死亡。上世纪她和她的爱人伊恩•布拉迪(Ian Brady) 暨同伙残忍杀害了5名儿童的罪行,令他们在将近40年里一直是英国最声名狼藉的人之一, 因为他们将受害者的尸体掩埋在沼泽地里,所以媒体称他们为 “沼泽杀手” (The Moors murders) 。
米拉和伊恩
到她死为止, 米拉•已在监狱服刑36年,也是英国目前服刑时间最长的女犯人。除此之外,她坚持重获自由的决心也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而本来几星期后,英国国会上议院可能会作出有利她获释的判决,现在, 米拉想作为一个自由人死去的愿望已经破灭了。
米拉的葬礼将在警方的护卫下秘密举行,除了年老的母亲, 米拉也没有其他亲人。其中一个受害儿童的母亲温妮·约翰逊听到希德莉死去的消息后说:“我希望她下地狱,这是她应得的。”原本, 米拉也是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女孩,是什么令她走向这条罪恶的不归路呢?
今天就来扒一扒。
米拉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与一般的女孩没有什么不同。15岁时,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好伙伴在独自游泳时溺水身亡,这令米拉深受打击,并因此自责。米拉沉浸在悲痛中,而此后不久,她便离开了学校——校方认为她无力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业,并勒令他退学。
遇到伊恩之前,米拉曾与一个本地人订婚,但她不想安于现状,而且眼前的这个男人和她理想的对象相差甚远,最终解除了婚约。米拉向往更加刺激的生活,虽然自己并不清楚它的具体模样,而当她来到伊恩面前时,米拉明白了,她需要一个有野心的人来承载自己的生活。
伊恩是非婚生子,他从没见过生父,也一直生活在寄养家庭中。他孤僻、脾气暴躁,他有意疏远身边的朋友,以虐待猫狗为童年乐趣。另外,他还有一项与众不同的嗜好——二战以及纳粹主义。
1961年,18岁的米拉进入伊恩所在的公司工作,她发现了伊恩的存在,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米拉眼里,伊恩与众不同,而他们也同样追求着纳粹式的“完美”。
他们逐渐地脱离了正常人的交际圈,频繁出入图书馆,借阅哲学和罪案、刑讯一类书籍。他们租借货车,考驾照,并商议抢劫银行的实施方案。不过由于米拉的枪法太烂,他们决定改而实施 “完美犯罪”。
1963年7月12日,伊恩和米拉开始了他们的“完美犯罪”之路。根据计划,伊恩将会骑着摩托在前面寻找猎物——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猎物”,就是那些年轻的孩子们。而当他发现合适的猎物时,会闪两下灯,这时,米拉就会开着一辆面包车,以“和蔼的姐姐”的身份邀请被害人上车。
五名受害者
在得手后,他们会残忍地侵犯、并杀害这些孩子,并将他们抛弃在曼彻斯特附近的一处沼泽中。就这样,在他们作案的2年间,有5名孩子惨遭毒手。他们的死因各异:喉管被割开、被电线勒至窒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死前都曾遭受过侵犯和虐待。
在第三、四次作案后,伊恩已经逐渐无法从折磨幼童中获得快感……他们开始商议转型,再次探讨抢劫银行的可能,或者转向其它谋杀方式。
为了能够完成抢银行的“伟业”,他们决定拉拢米拉的妹夫,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大卫也不是什么好鸟,身为警局常客的他立刻就被伊恩身上所散发出的邪恶气息所吸引。
大卫对伊恩俯首称是,他接受伊恩给他介绍各种纳粹读物,并愿意加入抢劫银行的计划。大卫崇拜伊恩——直到有一天,伊恩让大卫来“入伙”。
这天,当大卫来到伊恩家里的时候,伊恩开始对17岁的爱德华,一名他们骗来的孩子施暴。米拉接到伊恩的信号后,把大卫放了进来。摆在眼前的这一幕显然把大卫吓住了,据他事后描述说:“我听到一声惨叫,持续不断地惨叫。
米拉喊我去帮伊恩的忙,声音很吵。我跑进去卧室,看到一个小伙子躺在沙发上,伊恩站在他身上,踩着他的腿。而伊恩,他用一把斧头砍下了他的头……”
在目睹了这一场“见面礼”后,大卫选择了退出:1965年10月7日,大卫走进了警局,向警察讲述了伊恩残害爱德华的血腥场面。他还透露,除了亲眼所见,他有其它证据——他得知伊恩在曼城的一个行李寄存处藏着前几起作案的照片和录像。
多亏两人“完美犯罪”的败露,大卫不但没有成为银行抢劫犯,而且靠着向媒体和出版机构售卖伊恩和米拉的故事,还发了一笔横财。
抛尸地立案
之初,米拉和伊恩守口如瓶,表示爱德华与伊恩有争执在先,他的遇害纯属意外。就在这时,警察成功找到伊恩在寄存处藏匿的包裹,取出了九张猥亵相片和一段13分钟的求救录像。
为了掌握充足的起诉证据,警方甚至打起米拉的宠物狗“Puppy”的主意。在案发现场的照片中,时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如果能够确定它的年龄,或许对定罪能够有帮助。他们请来兽医,对小狗进行全身麻醉。不幸的是,由于麻醉导致的肾衰,小狗再也没能醒来。米拉得知这个消息,表现得十分激动,控诉警方“谋害”了她的宠物(天大的讽刺)。
最终,警方找到了3具受害者的遗体并提起了诉讼。1966年5月6日,陪审团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认定伊恩•布拉迪全部三项谋杀罪名成立,米拉谋杀莱斯利和爱德华成立。就在两人被捕时,《废除死刑法案》在英国生效,伊恩获三个无期徒刑,米拉获两个无期徒刑加7年包庇罪,而两人也将在不同的监狱服刑。但在此时,仍然有2位受害者的遗体下落不明。
在入狱后,伊恩有了一个无比明确的目标——死。在认罪前,他曾开出条件——只要狱警给他条件自杀,他就承认全部五起谋杀罪名,当然,警方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1999年,伊恩曾绝食自杀,但并未成功,被转入看守更为严格的监狱。2006年,狱警截获了一本由伊恩朋友送来的罪案小说。他们发现书内已经被掏空——是不是有点眼熟?不过里面并不是越狱用的小锤,而是整整50粒扑热息痛,这足够让伊恩一命呜呼。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2007年随着另一位连环杀人犯约翰•斯特芬(John Straffen)的辞世,伊恩已经成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境内服刑时间最长的罪人。
相比伊恩,米拉在监狱里“玩”的倒是挺开心。警察厅总督彼得•道平(Peter Topping)曾多次造访伊恩,而一位受害者的母亲甚至亲自给米拉写了一封长信,希望她能够透露藏尸的地方。而米拉似乎被“感动”了,在她的带领下,警方派出了大量人员进行搜查……结果呢?一无所获。
警方正在搜寻受害者
不过彼得并没有放弃努力,在7年后的1987年,米拉终于承认了所有的五起谋杀罪名,发表了长达17小时的认罪声明,并帮助警方找到了尸体。彼得认为,虽然米拉选择合作,但这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抢在伊恩之前获得公众的认可。这只不过一场华丽的表演,这不是什么真诚的认罪。
在入狱五年后,米拉通过书信与伊恩分手,不过她却并没有闲下来——她开始和狱警搞起了同性恋,这也让她的警戒级别成功地从A降为B,并神奇地与一位官员在公园里做起了“公众秀”,试图获得减刑。这个疯狂的举动让整个英国都哗然了,内务大臣罗伯特•卡尔(Robert Carr)更是点名批评了这位官员。
软着陆不行,米拉走起险招。她的狱警女友帕特丽夏被派上大用场,协同已出狱的狱友,她们策划了一起越狱事件。可惜的是一位休班的警官截获了监狱钥匙,帕特丽夏因此被判6年监禁。
此外,米拉还有一些坚定的支持者,其中不乏声名显赫的朗福勋爵(Frank Pakenham, Earl of Longford)。他在1972年与米拉结识,并发动天主教教会的力量,公开支持米拉,甚至在1986年米拉承认所有谋杀罪名之后,仍为其奔波——这反而帮了倒忙,媒体和公众更加坚信,米拉的认罪,不过是为了获得公众认可而作的秀。而他本人,也由此被媒体冠上了“错误勋爵”(Earl of Wrongford)的谐音绰号。(电影《朗福镇》讲述的就是他们之间的故事。)
朗福勋爵
1997年至2000年,米拉三次申请假释,均被驳回。2002年11月15日,60岁的米拉•亨德利在狱中因支气管炎去世。
从生前到死后,米拉一度被媒体冠上“ 魔鬼的面孔 ”、“恶魔的化身”等称号,背负着无法磨灭的骂名。在她去世时,《卫报》报道,当地20多家殡仪馆拒绝为她火化。四个月后她的狱友兼旧情人打算把她的骨灰撒在塞德沃斯附近一处野外公园,引发当地一片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