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看清宫剧时会发现,戏剧中士兵分为“兵”和“勇”两种兵,他们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其实兵服绣有“勇”的清兵,是为了战争而临时招募的,因此战力不及“兵”,不过“兵”优于“勇”的现象,在清朝后期却出现转变。
清朝士兵衣服上有的绣“兵”,有的则绣“勇”,两种标志代表不同的武装力量,“兵”指的是正规军,也就是有编制的士兵,其中包含满兵的八旗军,以及弥补满军不足而建立的汉人“绿营兵”,而穿绣有“勇”字的清兵,大多是战争爆发时因兵力不足,临时召集来的,就像是临时工。
而“勇”字的清兵因未受过专业训练,装备也不如正规军,因此战力明显较弱,打完战以后就会解散,因此清朝初期都是“兵”优于“勇”,但清朝后期却发生改变,当时清政府采世袭兵役制,凡举16岁以上的八旗弟子,人皆为兵且世代相袭,不能从事其他行业,而衣服绣“兵”字的清兵就是所谓的兵户。
当时一名士兵的军饷要养活一家人,实在是不容易,清朝政府为了照顾旗下人,因此扩大当兵名额,将入营视为一种经济救济的手段,当时甚至将老人与小孩都名列兵籍,为了就是让兵户可以多领几份军饷,受到扩大当兵名额的影响,过去受过专业训练的正规清兵品质也大不如从前。
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八旗兵与绿营兵早已腐败不堪,1851年又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正规军根本无力招架,晚清重臣曾国藩得知此事后,因此将士兵改为募兵制,由长官自行招募士兵,称为乡勇,作为清朝临时招募的地方武装辅助部队,随军战守,各自成营,称勇营,此为“勇营制度”,从此“勇”字士兵替代“兵”字士兵,成为清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