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共同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日前发现了一个新的基因,这个基因在人体生成痛觉感受神经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新一期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期刊上,这一发现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研发出缓解疼痛的新方法。
痛觉是一种在进化上保守的预警机制,警告我们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或是组织可能遭受到的损伤。不过有少数人(在英国,这个比例为一百万分之一)天生就无法感受到疼痛。这种痛觉感受的缺失会使这些人的身体遭受并积累很多的损伤,常常会缩短他们的寿命。
使用详细的基因组图谱,两个科学家团队合作对欧洲和亚洲11个家庭进行了遗传学分析,这些家庭的成员中有人患有一种叫做先天性痛觉不敏感(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CIP)的遗传学疾病。这些分析帮助科学家找到了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与普通人相比,这些病人一个名叫PRDM12的基因出现了异常。这些家庭中出现先天性痛觉不敏感的家庭成员都携带了两个拷贝的PRDM12异常基因。而那些只从父母那里遗传获得了一个拷贝的PRDM12异常基因的家庭成员,则不会出现先天性痛觉不敏感的情况。
科学家对这些病人的神经进行了活组织检查,希望 找到导致先天性痛觉不敏感的具体原因。他们发现这些病人都缺乏一些痛觉感受神经元。从这种疾病的这些临床表现出发,科学家猜测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是在胚胎 的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机体产生痛觉感受神经元的过程被阻断了。通过使用小鼠、爪蟾和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把人的皮肤细胞“重 置”回到初始的状态获得的,这些细胞能够分化成为身体几乎所有种类的细胞)作为研究模型,科学家证明了情况确实如此。
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曾发现PRDM12参与了对染色质的修饰,这使我们的DNA上被添加上了一些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就像开关一样,能够控制基因的开关(这被称作表观遗传学修饰)。参与这项新研究的科学家发现,先天性痛觉不敏感病人PRDM12基因的功能都被阻断掉了。由于对染色质的修饰在一些特定种类细胞(比如神经元)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一新发现对先天性痛觉不敏感病人不能形成痛觉感受神经元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感受痛觉的能力对我们进行自我保护非常重要,与为什么有的人对痛觉过于敏感相比,我们对为什么有人对痛觉不敏感知之甚少”,这项研究共同的领导者,剑桥大学剑桥医学研究所的Geoff Woods教授介绍说。“搞清楚上述两种情况的成因对研发出新的镇痛方法都很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搞清痛觉感受的机制,我们就有可能控制和减弱不必要的疼痛。”
包括PRDM12在内,目前科学家总过只发现了5个与痛觉缺失相关的基因。不过在此前发现的基因中,其中两个基因的研究成果已经帮助科学家研发出了新的镇痛药物,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通过以参与染色质修饰的调控因子作为靶目标,科学家最近成功的研发出了一些治疗疾病的药物。由于有这样的先例,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对新发现的这个痛觉基因进行研究,能够研发出新的药物。”,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剑桥大学的Ya-Chun Chen博士补充说,“这有可能会帮助那些由于缺乏痛觉感受能力而面临危险的人们,还可能研发出镇痛的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