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人工材料揭开量子之谜:发现新机制铁磁性

人工材料揭开量子之谜:发现新机制铁磁性

2023年11月22日23:47 未解之谜网

贴在冰箱的普通磁铁表现为铁磁性,但最近,科学家在一种人造材料中发现全新形式的铁磁性,其磁矩排列无法以传统交换作用解释。

物质具有各种磁性,如顺磁性、抗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亚铁磁性、超顺磁性等,最常见磁性形式为铁磁性,也就是我们日常贴在冰箱、白板上的磁铁,其原理为材料中所有电子自旋都指向同一方向时就会产生铁磁性,可说是满足多种物理效应的完美组合。

其他磁性如顺磁性,则是当电子自旋指向随机方向时会出现的一种较弱形式。

但在一项新研究中,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语:ETH Zürich)团队发现一种奇怪的新形式铁磁性。

研究人员原本想探索摩尔材料(moiré materials)磁性为何:一种堆叠二维二硒化钼(molybdenum diselenide)和二硫化钨(tungsten disulfide)的实验材料,具有能包含电子的晶格结构。

为了找出摩尔材料具哪种类型磁性,研究团队先施加电流、稳定增加电压将电子“注入”材料内,接着利用雷射照射材料、测量不同偏振的光反射强度测量磁性,揭开电子自旋是指向同一方向(铁磁性)还是随机方向(顺磁性)。

在团队制造的摩尔材料中,如果每个晶格位只有一个电子(左),则电子自旋无序;若每个晶格位点(右)有多个电子且形成 doublons 粒子(红色),就会转变成铁磁性。(Source: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最初该材料表现出具有随机自旋方向的顺磁性,但随着团队向晶格添加更多电子,材料超过临界电子密度,它出乎意料地转变为铁磁性;更有趣的是,转变恰好发生在每个晶格位都填满 1 个电子之际,排除驱动铁磁性常见的交换作用(exchange interaction)机制。

研究主要作者 Ataç Imamoğlu 表示:“这是无法用交换作用解释的新型磁性惊人证据。”

团队对此提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机制:当多个电子进入晶格空位,会配对为 doublons 粒子,最终透过量子隧道填充整个晶格。当它们这样做,电子会调整自旋来最小化自身动能,从而产生铁磁性,理论已预测这种“动磁”机制数十年,但之前从未在固体材料中观察到。

研究人员将更仔细研究该现象,检查是否能于更高温度再次发生这种机制。毕竟,这种摩尔材料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才进行实验。

新论文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