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考古发现 > 考古揭示地中海和印度河古文明秘密

考古揭示地中海和印度河古文明秘密

“哈拉帕文明”的摩亨佐达罗,曾经是一个强大文明的中心,是世界上青铜时代最早的城市之一。(Asif Hassan / AFP)

在克罗地亚的亚得里亚海科尔丘拉岛(Korčula)海岸附近,有一片被淹没的水域称为索林岛(Soline)。在它的水下4~5米处,有一条4米多宽的石头板路,将科尔丘拉岛屿索林岛连接起来。而索林岛区域是一座人工岛,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研究证实,这条新石器时代的石板路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发现这一古迹的是克罗地亚扎达尔大学(University of Zadar)马特·帕里卡(Mate Parica)教授领导的考古学团队,当时扎达尔大学的马特·帕里卡教授与他的同事一起潜入该地区海域进行仔细观察时,在海底发现了一个古老定居点——索林的围墙,而该定居点通过一条狭长的石板路与科尔丘拉岛相连。

科尔丘拉岛是克罗地亚的亚得里亚海群岛的一部分,最初与欧洲国内相连,但公元前12,000年的冰河时代末期海水开始上升,并大约在8,000年前该岛屿与欧洲国内分离。

这条石器时代通道之所以能保存数千年之久,是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免受海浪侵蚀。“幸运的是与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不同,该地区不受大浪的影响,许多岛屿保护着海岸,使该遗址免受强力的海浪侵蚀。”帕里卡教授说。

这项考古发现的内容5月7日被分享到扎达尔大学的脸书(Facebook)账号上。

亚得里亚海湾除了科尔丘拉岛,附近还有一个岛屿叫赫瓦尔岛(Hvar)。科学家们认为,这条史前道路可能由沉没的史前聚落“赫瓦尔文化”(Hvar-Lisičići)建造。

另外,研究总监伊戈尔·博尔齐(Igor Borzi ć)注意到亚得里亚海湾中奇怪的结构,并对克罗地亚的格拉迪纳湾(Gradina Bay)附近的几个岛屿进行了检查,发现格拉迪纳湾普遍深度4至5米,并存在着与索林几乎相同的聚落点。他们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奶油刀片、石斧头和祭祀碎片等新石器时代器具。

这些器具让考古学家认为,该定居点也存在着“赫瓦尔文化”,经对索林定居点发现的木材进行碳14年代分析,发现整个聚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900年左右,后因海水上升使岛屿和石板道路都被淹没。

目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推测,在新石器时代的赫瓦尔岛人可能与地中海东岸之间建立了贸易联系,因为该岛位于亚得里亚海航道的中心位置,使得该岛长期以来成为横跨地中海的重要贸易基地。该地区独特的陶器文化造就了“赫瓦尔文化”。

科尔丘拉岛与索林岛由一条宽度4米宽的石头板道路相连。(University of Zadar)

神秘消失的印度哈拉帕文明

在印度,也曾有过一个繁荣的哈拉帕文明,大约在3600年前消失了。专家们透过洞穴中的石笋推测,大约4200年前印度河流域发生了多起长时间的干旱,是导致该文明消失的原因。这项研究今年4月初发表在《地球与环境通讯》期刊上。

过往研究显示,“哈拉帕文明”处于青铜时代,并在南亚的西北部地区蓬勃发展,且遍布整个印度河流域,覆盖了现代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的部分地区。该文明拥有最早的城市文化,包括完整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雄伟的建筑、精良的器具和令现代人都惊叹的算数与科技。

不过,“哈拉帕文明”有许多未解之谜,包括其社会和政治结构、语言以及其衰落和消失的真正原因。另外,尚未破译的书面语言,使其历史和文化难以完全了解。

科学家们在印度新德里东北部约290英里的一处洞穴中研究石笋的生长层,通过测量一系列环境测试,包括氧、碳和钙同位素来绘制的历史降雨图,重建了4200年前的历史降雨模式和气候变化。他们还使用高精度测年法,来测算干旱的持续时间。

研究人员得到的结果是,4200至3900年前出现了“三个主要干旱期”,虽不是持续100年到200年的特大干旱,但每次干旱的持续时间也都持续25年至90年之间。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阿莱娜·吉舍(Alena Giesche)向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新闻社表示,“考古证据表明,在干旱200多年的时间里,古代居民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适应这种新常态。”

吉舍团队还发现,当时的夏季和冬季的降雨量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使得印度河定居点栽种的农作物用水变得十分稀少。这导致哈拉帕在内的大型印度河城市的人口数减少,也使得印度河城市中心的工艺活动、创新、长途交流和贸易都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导致该文明溃散的原因。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