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身份与权力,还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但当皇帝驾崩时,这些嫔妃又该何去何从呢?清史研究学者毛立平指出,在清代新帝的嫡母、继母和生母会被尊为太后,其于的先帝嫔妃则为太妃嫔,除了等待晋封位份以提升生活水准外,就只能一直待在深宫中直到老死。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指出,先帝的嫔妃中主要有3种人可以当上太后,包含皇帝的嫡母(先帝的元配皇后)、皇帝的继母(先帝的继任配偶,但也被封为皇后),以及皇帝的生母(先帝的嫔妃),因此可能出现同时多位太后并存的状态,像顺治就有2位太后,分别是皇太极的元后孝端后,以及顺治的生母孝庄后;康熙帝更同时有3位太后,包含太皇太后孝庄、顺治的继后孝惠太后,以及康熙生母孝康太后。
至于先帝的其他嫔妃则被称作太妃嫔,比起地位尊贵的太后,太妃嫔的生活显得无聊许多,最有关她们切身利益的事,就是每逢新帝登基就会替她们晋封一级位份,位份的高低能影响太妃嫔的生活水准。但这个制度是从雍正开始才有,当时他只挑了5位太妃嫔晋封位份;而乾隆即位后,不但给父亲雍正的嫔妃进行尊封,还对部分祖父康熙的嫔妃再次予以尊封;道光以后的皇帝也都继承了登基后就给太妃嫔们普晋一级位份的做法。
除此之外,太妃嫔们的生活相当无趣,雍正时虽然奉康熙遗命,让部分太妃嫔回到儿子的府邸享受天伦之乐,但从乾隆开始,就规定太妃嫔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可以到儿子府邸居住几个月,其他的时间还是要住在宫内;对于那些还很年轻、没有生育子女的太妃嫔来说,就必须一辈子待在深宫直到老死,一生都十分寂寞空虚,这也是后宫之中宗教信仰盛行的原因。
尽管这些太妃嫔衣食无缺,每天享受奢华的生活,不过根据溥仪的堂弟溥佳回忆,他少年入宫看到太妃嫔,每个都脸色苍白枯瘦,一副抑郁和衰病的模样,没有一丝笑容和活力。从史料上来看,太妃嫔晚年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皇帝交给她们抚养某个小阿哥或小公主,让她们的人生有了新的意义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