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鱼(俗称三文鱼)是知名的溯河洄游鱼类,它们到了繁殖期能够回到河溪上游去产卵繁殖下一代,仿佛它们体内有一个指南针为它们指引方向一样。近期的研究揭示了其中一部分秘密。
与溯河性洄游相对的是降海洄游鱼类,即平时栖息在淡水中,繁殖期迁徙到下游海中繁殖。科学家对这些鱼类精确的导航能力惊叹不已,猜测地磁可能在鱼身上产生化学反应,或是鱼体内有某种磁矿晶体作为磁场受体,又或是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
可是这种磁矿晶体非常小,而且在鱼体内含量很少,至今并无找到这种物质存在的证据。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OSU)近期完成的一份研究用年幼的帝王鲑进行实验,向一组施加磁场,与另一组未施加磁场的鱼对比它们的反应。
研究人员施加的磁场模拟了两种环境,一种是局部磁场,另一种模拟鲑鱼生活环境的远方海洋磁场。结果显示,前者环境中,两组鱼的行为几乎相同;而在模拟的大范围磁场中,所有鱼的头部都朝着相同的方向,而未施加磁场的鱼群个体朝向各异。
研究人员解释说:“看来鲑鱼体内不仅有‘指南针’,让地磁引导它们方向,还有一幅地磁‘地图’,帮助它们定位自己所在的位置。总的看来,指南针和地图背后的机制,都受到了磁场脉冲的影响。”
这份研究的作者认为,这项实验结果支持了鱼体内具有磁矿晶体的理论。但是研究者承认,即使了解到这一点,仍然不明确这个机制究竟如何运作,也不明确它与其它一些啮齿动物、蝙蝠、鸟类、海龟、龙虾的方向辨识机能是否相同。
这份研究近期发表在《实验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