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迄今为止已知最小的棕矮星,质量仅木星 3~4 倍,让恒星诞生理论持续受到挑战。
每本天文学教科书都会问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恒星可以多小?我们知道棕矮星(Brown Dwarf
)是最小恒星与最大行星的分界线天体,它们起初像恒星一样形成,密度够大可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但又永远不会大到足以点燃融合氢的程度,因此有一派人戏称棕矮星是失败的恒星。
最近,韦伯太空望远镜找到破纪录的最小棕矮星,它自由飘浮在星际空间,质量仅木星 3~4 倍。
宾州州立大学天文学家 Kevin Luhman、欧洲太空总署天文学家 Catarina Alves de Oliveira 研究了位于英仙座的星团 IC 348,该区域距离我们约 1,000 光年。团队利用韦伯望远镜近红外相机(NIRCam)对星团中心成像后,根据亮度判别出 3 个有趣棕矮星,表面温度介于 830~1,500℃,质量介于木星 3~8 倍,最小者重量只有木星 3~4 倍。
新发现 3 颗棕矮星,其中一颗质量仅木星 3~4 倍。
虽然这些物体也落在气态巨行星质量范围内,但研究人员认为它们不太可能是从行星系统被喷出的巨行星,首先 IC 348 星团内多数恒星质量都偏低,不太可能生成巨行星;其次,该星团只有 500 万年历史,可能没有足够时间让巨行星形成并从系统中弹出。
但现有理论仍无法解释这颗比太阳小了 300 倍的棕矮星如何诞生,这些新发现促使科学家继续思考恒星、行星之间奇怪的交叉点。
新论文发表在《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